欺詐消費,收高費用、用次產品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傳銷的明顯特征:⑴傳銷的商品價格嚴重背離商品本身的實際價值,有的傳銷商品根本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和價值,服務項目純屬虛構;⑵參加人員所獲得的收益并非來源于銷售產品或服務等所得的合理利潤,而是他人加入時所交納的費用。 直銷:銷售人員以面對面的說明方式而不是固定店鋪經營的方式,把產品或服務直接銷售或推廣給最終消費者,并計算提取報酬的一種營銷方式。不同的公司,這些直接銷售人員被稱為銷售商、銷售代表、顧問或其他頭銜,他們主要通過上門展示產品、開辦活動或者是一對一銷售的方式來推銷產品。 直銷與傳銷的區別: 1.推銷的商品不同。傳銷的產品大多是一些沒有什么品牌,屬于質次價高的商品。而直銷的商品大都為一些著名的品牌,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認知度。 2.推銷員加入的方式不同。傳銷是要求推銷員加入時上線要收取下線的商品押金,一般以購物或資金形式收取“入門費”。 3.營銷管理不同。傳銷的營銷管理很混亂,上線推銷員是通過欺騙下線推銷員來獲取自己的利益。采用“復式計酬”方式,即銷售報酬并非僅僅來自商品利潤本身,而是按發展傳銷人員的“人頭”計算提成。 直銷的管理比較嚴格,推銷員是不直接跟商品和錢接觸的。自己的業績由公司來考核,由公司進行分配。 4.根本的目的不同。傳銷的根本目的是無限制地發展下線,千方百計通過擴大下線來賺錢。而直銷最終面對的終端用戶是客戶,進行商品交易。追問:也就是說,通過我給的這幾條信息,不能確定該平臺是否合法,也不能確定是否違法對嗎?是的,首先不明確產品的屬性,而且也不明確是否有入會費用,商品押金之類的其他費用,所以不好界定。 原問題:《這種營銷模式關于是否合法?》回復于 2022-05-14 06:05:08
相似問題解答
商家欺詐消費者。
商家欺騙消費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原問題:《商家欺騙消費者應當怎么賠償》維護消費權益,交易欺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十九條: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價格欺詐或誘導消費
按你說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消費者權益問題,欺詐消費者
展開全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1] 中文名欺詐消費者行為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