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醫療事故造成傷害死亡,醫院推卸責任,醫調委遲遲不管,我想找媒體該怎么做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醫療過錯鑒定是司法鑒定機構鑒定,關鍵是賠償以人身損害為由賠償金額是高些,主要有死亡賠償金,如果做醫療事故鑒定則沒有死亡賠償金的。 另外,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發生了醫療事故,確認事故等級是衛生部門的行政處罰依據,此外,醫學會和醫院同屬衛生部門,建議申請法定的司法鑒定機構作醫療糾紛(醫療過錯)鑒定,司法鑒定機構由司法部登記,萬一不公正可以向所屬司法部行政部門舉報,醫療事故鑒定則由醫學會鑒定,醫療事故鑒定書沒有鑒定人簽字,即便鑒定有錯誤,無法向醫學會問責,無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根據中華醫學會章程,醫學會是社會團體掛靠衛生部,注冊在民政局,具體鑒定僅僅是一個組織事故鑒定的辦公室,找一些所謂在醫學會登記的各個醫院的醫生鑒定。所以,在醫學會鑒定是很難的到公正的結論的。 附有關《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規摘錄: 第五十條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準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第四條“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三十五條“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規定,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作出行政處理。” 第五十五條“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0號《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摘錄: 第三十六條 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原問題:《醫療事故和醫療過錯,該做哪種簽定?》回復于 2022-11-11 02:01:12
相似問題解答
醫療事故,大人在醫院死亡
您好,具體發生了什么呢?如果確實是醫院的責任,可以直接起訴醫院的。您好 關于醫療事故過度造成人員死亡
1、依據《侵權責任法》,因醫療行為造成損害,應當由患方舉證醫療行為存在過錯。 第五十四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2、不建議行醫學會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一般可以申請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醫調委有用嗎?他們會秉公辦理嗎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雙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