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開車是大事,文明走路非小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交通事故的發生還是連續不斷,而交通事故難免會給當事人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這種損害既有身體上的損害,也有智力上的損害,那么智力損害,那么車禍鑒定屬于傷殘鑒定嗎?
一、車禍智力鑒定是否屬于傷殘鑒定
答案是肯定的,車禍引發的智力鑒定屬于傷殘鑒定的關鍵部分。當事故致使受害者腦部遭受重創,進而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下降、思維遲緩等智力受損表現時,這對其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社交互動都造成了實質性阻礙,與肢體傷殘一樣,嚴重影響個人生存質量。從法律層面看,傷殘鑒定旨在全面衡量受害者因事故遭受的身體機能減損程度,智力作為人體核心功能之一,其受損狀況必然要被納入考量,以此來公正判定肇事者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以及在部分刑事案件中對犯罪情節輕重的衡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交通事故智力缺損的鑒定標準
1、智力測驗評估體系:專業機構通常會采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工具,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或兒童智力量表(WISC)。通過言語智商、操作智商等多維度測試,精準量化受害者當前智力水平,并與同齡人正常智力均值進行對比。一般而言,智商低于 70 分,且伴有明顯適應行為障礙,如無法獨立料理個人生活起居、不能完成基礎工作任務、在社交場合溝通困難等,初步符合智力傷殘認定門檻。例如,一位職場精英遭遇車禍后,傷愈回歸工作卻頻繁出錯,遺忘重要事項,經測驗智商較事故前大幅下滑且低于 70 分,同時生活中連簡單購物、做飯都難以自理,很大程度上會被認定存在智力傷殘。
2、醫療檢查依據:除智力測驗外,全面的醫療檢查不可或缺。腦部 CT、MRI 等影像學檢查用于排查大腦器質性病變,像額葉、顳葉等主管認知、記憶功能區域是否有出血、梗死、萎縮病灶;腦電圖(EEG)監測大腦神經電活動,查看是否存在異常腦電波,提示腦功能紊亂。醫生結合這些檢查結果,綜合判斷智力受損的生理根源,為傷殘鑒定提供堅實醫學證據。若影像顯示腦部關鍵區域有大面積損傷,且腦電圖持續異常,配合智力測驗低分表現,將有力支撐智力傷殘結論。
3、日常生活能力觀察:鑒定人員還會深入觀察受害者日常生活細節。包括能否自主穿衣洗漱、合理安排飲食、安全出行、管理個人財物等。持續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能直觀反映智力受損對實際生活的干擾程度。如一位學生車禍后,連基本的家庭作業都無法獨立完成,出門常迷路找不到回家方向,日常活動需家人全程陪護,這些表現都會作為傷殘鑒定加分項,強化智力傷殘認定。
4、智力缺損等級詳情:
一級:極度智力缺損(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級:重度智力缺損(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需隨時有人幫助才能完成。
三級:重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四級:中度智力缺損(智商49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五級:中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受限,需要指導。
六級:中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部份日常生活需要幫助。
七級:輕度智力缺損(智商7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八級:輕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九級:輕度智力缺損或精神障礙,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以上就是詢律網小編整理的車禍智力鑒定和鑒定標準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有法律上問題,可關注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