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車有自動報警,人有點嚇到,離開附近100米左右休息算逃離嗎?現在判定說我逃逸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離開交通事故現場是逃逸,但是需要符合條件。一、法律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的;(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二、判定條件一是“罪后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后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后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并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原問題:《離開交通事故現場是逃逸嗎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逃逸》回復于 2022-12-05 09:48:22
相似問題解答
非機動車發生碰撞,雙方沒有交流,都離開現場,事后,后離開的一方報警,先離開的一方是逃逸嗎?
律達網:除非有特定理由,否則認定逃逸一、交通事故一方離開現場能否算逃逸?交通事故發生后,無故離開現場都算逃逸行為。二、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標準,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我開車發生了交通事故,我走了,留下我哥處理 算棄車逃逸嘛
在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構成條件主要有:(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2)主觀上是為了逃避事故責任,逃避法律的追究;(3)客觀上實施了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行為。從你的描述來看,事后你沒主動報警是你的問題了,如果你當時花個五和解后離開算肇事逃逸嗎
如果沒有致人死亡、重傷或者輕傷,屬于交通事故的范疇,當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協商賠償,在達成賠償協議后離開不算逃逸。如果醉駕、無證駕駛、駕駛未定期檢驗的車輛、駕駛存在技術安全隱患的車輛等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致人人傷亡,行為本身就已經觸犯車輛刮蹭,和執勤交警千萬交警隊處理,結果發生爭吵離開,是否算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原問題:《刮擦不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