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公平原則寫淪為3000字以上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民法基本原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立法準則的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立法準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事立法必須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進行,沒有一定的原則指導,民事立法就難以準確體現立法的宗旨,也難以達到立法的目的。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立法的過程中,就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基本原則的確立,就對我國的民事立法起著指導作用。這種作用無論是在制定民事基本法上,還是在制定民事單行法或民事特別法上都有所體現。具體而言,在民法的基本原則確立后,所有的民事立法都應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進行,具體的民法規范也要受其約束而不能與其相抵觸。 (2)行為準則和審判準則的功能 民法的行為準則功能和審判準則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中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民法基本原則雖然具有非規范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但它卻體現了民法的精神實質和價值取向,對整個民事法律制度有著統帥作用。在我國目前民事立法尚不完善,存在著諸多缺陷的情況下,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活動和民事審判就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首先,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如果遇到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就可依據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實施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合理地預期只要自己的行為符合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就可得到法律的確認和保護。其次,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如果尋找不到相應的法律規范來適用,而且又不能以法無規定不處理時,則可直接依照民法基本原則的精神對案件作出適當的處理。甚至有學者認為,在現行法對某一現象已有規定但該規定違背民法基本原則,其適用會導致顯失公正時,法院可以不適用該具體規定而直接適用民法的基本原則。不過,在這種情形下應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參見梁慧星:《誠實信用原則與漏洞補充》,載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70-71頁。 (3)彌補民事法律規范缺陷的功能 彌補民事法律規范缺陷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則在民事法律規范存在缺陷的情形下,可起到彌補其缺陷的作用。事實上,民法基本原則在立法上的確定,正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產物。由于立法者不可避免地存在認識上的局限,立法時不可能窮盡一切可能出現的社會現象,同時由于受法律本身穩定性的限制,不能朝令夕改,因此,現行民事法律規范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有些民事法律規范甚至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在此情形下,民事主體就可以直接依據民法基本原則進行民事活動,人民法院也可直接適用民法基本原則處理有關案件。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民法基本原則實質上就是原則性民法規范,是具體民法規范的補充。 原問題:《民法的原則及立法精神1500字》回復于 2022-12-24 09:33:37
相似問題解答
您好,為什么民法不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而刑法適用
知道數罪并罰吧,單罪高刑期以上,兩罪之和以下,繼續犯分成前后兩段,如果前段按舊刑法判3年,后段按新刑法判5年,現在按法律規定判5年,這里面罪刑法定原則和從舊兼從輕原則并不沖突 原問題:《它為什么不適用我國刑法溯及力的從舊兼從輕原則?》您好!我想問的是在疫情防控之下,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房屋租賃合同,公平原則怎么理解。
本次疫情性質屬于法律上規定的“不可抗力”,因此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解除合同;因疫情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依照《民法總則》第180條、《合同法》第117條,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中誠信原則和處分原則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三條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經濟法的經濟安全原則主要是指宏觀經濟安全原則、經濟績效原則。對不對
答:(1)“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一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管理部門都必須管安全,必須依照國務院“安全生產是一切經濟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頭等大事”的指示精神,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工作。 要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就要在管理生產的同時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