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意見(皖發〔2000〕16號)近年來,我省鄉鎮事業單位作了一些改革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意見
(皖發〔2000〕16號)
近年來,我省鄉鎮事業單位作了一些改革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條塊分割嚴重,布局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不順;政事職責不分,管理方式單一,事業單位缺乏活力;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財政負擔沉重。這不僅嚴重制約著鄉鎮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而且也嚴重制約著鄉鎮政府職能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勢在必行。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1999〕2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中發〔2000〕7號文件)和國家關于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有關文件精神,適應我省農村改革和發展新形勢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決定,在推進鄉鎮黨政機構改革的同時,開展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工作?,F就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是推進鄉鎮政府職能轉變,適應稅費改革,深化農村各項體制改革,促進鄉鎮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根據國家有關事業單位改革方向、目標、內容的要求,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改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減輕農民負擔,維護社會穩定,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按照“脫鉤、分類、放權、搞活”的基本思路,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符合鄉鎮事業單位自身發展規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自我約束機制。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
(一)政事分開的原則。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改進鄉鎮機關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規范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各自職能,將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分別收歸縣(市、區)、鄉鎮政府承擔。
(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大力精簡鄉鎮事業單位和財政供養人員、調整鄉鎮事業單位布局,壓縮國有事業單位建制,搞好人員的合理分流,減輕農民負擔,增強鄉鎮事業單位活力。
(三)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以鄉鎮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強化為農業服務功能,促進農村改革的深化,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
(四)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各地經濟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人力資源狀況和自然環境特點,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范圍是縣(市、區)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管理的各類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重點是理順條塊關系、壓縮機構建制、大力精簡財政供給人員。
(一)理順鄉鎮事業單位管理體制
1、按事業單位承擔的職能,界定管理主體,理順條塊關系。對從事社會服務和為農服務的事業單位,實行條塊結合,一般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以強化鄉鎮政府統一管理本區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對具有執法職能、涉及區域性建設和管理的事業單位,實行條塊結合,一般以條為主的管理體制。具體鄉鎮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由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確定。鄉鎮事業單位無論實行何種管理體制,條塊雙方都要互相尊重、支持和配合。要扭轉對事業單位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傾向,鄉鎮對事業單位的管理主要是管好領導班子或法定代表人,監管政策執行和國有資產。事業單位的業務工作由其業務主管部門通過制定行業政策、技術標準等進行行業管理和監督檢查;縣(市、區)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要從微觀轉向宏觀、從直接轉向間接,加快事業單位從行政依附型向社會自主型轉變。
2、合理界定鄉鎮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實行政事分開。事業單位原則上不得承擔行政管理職能,將其行政管理職能收歸政府機關,克服事業單位社會功能上的行政化現象。同時,把黨政機關承擔的技術性、輔助性、事務性、服務性工作交給事業單位或社會中介機構,使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這兩種性質不同的組織機構,按照各自的社會功能、管理規范、行為準則科學有效地運行。
3、確立事業單位法人地位,增強事業單位生機和活力。通過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賦予鄉鎮事業單位獨立法人資格;鄉鎮政府及縣(市、區)有關部門,要簡政放權,賦予事業單位必要的自主管理權限,增強事業單位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法人意識;事業單位要在組織形式、人員、經費上與黨政機關分開。
(二)規范鄉鎮事業單位機構設置
1、壓縮國有事業單位建制,優化事業單位所有制結構。除必須由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外,支持和鼓勵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興辦社會事業,實現舉辦主體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鼓勵和支持事業單位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優化資源配置,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經同級機構編制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準,允許事業單位實行聯合、兼并、轉企或組建事業單位集團等多種形式的改革。
2、合理調整事業單位的布局,統籌規劃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在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型的基礎上,穩定并加強涉農服務以及鄉鎮經濟社會發展必需的事業單位,支持并發展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所急需、又不需要國家財政撥款的社會中介機構等;撤銷、劃轉一批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相脫節的事業單位;調整撤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按部門重復設置、職責任務基本消亡、長期不具備開展業務條件、多年不出成果的事業單位;將不具備事業單位性質和功能,以市場為導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原則上成建制轉為企業,不再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現承擔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凡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予以撤銷;大力清理精簡用各類規費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養人的機構,以后不得增設此類機構。
全省鄉鎮事業單位(不含中小學校、衛生院,下同)平均由12.2個壓縮到7個以內,實行限額設置。中心建制鎮和城關鎮限額為7個,其他鄉鎮限額為6個,并采取綜合設置。在限額內的鄉鎮事業單位具體設置,由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確定,嚴禁重復、超限額設置機構。
鄉鎮教育事業單位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調整規模,并認真解決師生比例、教師與員工比例不合理等問題。鄉鎮衛生院要按照城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精神,實行醫療機構分類管理、醫藥分開核算、規范財政補助范圍和方式。全省農村中小學、鄉鎮衛生院結構(布局)調整、編制精簡及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分別由省教育廳、省衛生廳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省政府批準后另行下文。
(三)大力精簡鄉鎮事業單位人員編制
全省鄉鎮事業單位財政供給人員平均由43.2名精簡至30名以內,實行限額配備。中心建制鎮和城關鎮限額為30名,其他鄉鎮限額為25名。
鄉鎮非財政供給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各地在清理整頓基礎上,嚴加控制,履行報批手續。
(四)妥善分流人員
各地要根據不同事業單位類型和特點,結合我省人事制度改革的實踐,建立各具特色的事業單位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盡快建立鄉鎮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制度,積極穩妥地做好鄉鎮事業單位未聘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多渠道分流人員。一是鼓勵創辦或領辦經濟實體,包括興辦各類示范基地、領辦鄉鎮或村級經濟實體、創辦農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等。二是下派任職、掛職,主要是安排到村任職或掛職。三是對具備中師以上學歷,并符合教師條件的人員,采取競爭上崗的方式,擇優充實到缺編的中、小學任教。四是鼓勵辭職自謀職業。五是對接近退休年齡的人員可實行提前離崗。六是繼續清理清退鄉鎮事業單位不在編人員。
三、改革的方法步驟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按照全省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和統一要求,由縣委、縣政府具體組織實施。各地事業單位的情況差別很大,改革的基礎條件也不一樣。因此,各地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布局結構、社會功能、自然屬性、運營狀況、經費來源等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分類指導改革。并按照200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的總體要求,分三步實施:
(一)方案報批。各縣(市、區)在充分調查摸底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擬定本縣(市、區)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實施方案,經市、地編辦審核后,報市、地黨委、政府(行署)審批,并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備案。
(二)組織實施。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由各縣(市、區)黨委、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各地要加強對鄉鎮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和協調,并結合改革對鄉鎮事業單位實行定機構名稱、機構性質、機構規格、職責范圍、隸屬關系、人員編制、領導職數、經費渠道等“八定”工作。
(三)檢查驗收。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任務完成后,由省、市地組織檢查驗收。通過檢查驗收,督查改革方案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改革中的問題,完善各項運行機制。
四、改革的幾點要求
(一)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鄉鎮黨政機構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的順利進行。各級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把這項改革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精心組織,確保改革的順利實施。各級編制部門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認真做好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省、市地、縣各部門要積極支持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工作,不得以發文件、給經費、批項目、評優達標等手段干預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和鄉鎮事業單位機構設置、人員編制配備。過去制定的鄉鎮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標準,凡與本意見相抵觸的,一律以本意見為準。
(二)加強機構編制的宏觀管理,建立各項管理制度,把鄉鎮事業單位及人員編制的總量控制在與鄉鎮經濟、社會發展和財力狀況相適應的范圍內。鄉鎮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以縣為單位實行總量控制,根據各縣(市、區)鄉鎮的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及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總量控制目標,由省編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各縣(市、區)鄉鎮事業單位年度機構編制總額增長計劃,實行動態管理。要堅持需要和可能兼顧的原則,事業單位機構和人員編制的增長要充分考慮財力的承受能力,考慮農村稅費改革的實際情況,全省鄉鎮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兩年內實行零增長。
嚴格機構編制“一支筆”審批管理制度,防止機構編制的盲目增長。鄉鎮各類事業單位的設立,在省下達的總額內,由縣(市、區)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核、縣(市、區)政府同意后報市、地政府(行署)或同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今后凡未經省政府批準,各地不得突破省下達的總額,擅自增設鄉鎮事業機構和增加人員編制。各地要修改并完善設立各類事業單位機構的審批條件和人員編制的審批標準,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
對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實施不同的財政政策,逐步削減對事業單位的財政補貼。除基礎教育和確需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外,其他目前實行財政撥款的鄉鎮事業單位,要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繼續抓緊實施事業單位分類管理,確保“九五”期間“兩個過渡”(全額預算向差額預算過渡,差額預算向自收自支過渡)任務的完成。對以各類規費、行政事業性收費為主要經費來源的事業單位,省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抓緊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機構編制管理辦法。
(三)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是一項難度大、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事關廣大事業單位職工的切身利益,事關鄉鎮和縣(市、區)的責權利調整。各地一定要從大局出發,嚴格執行政策,嚴明組織紀律,增強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同時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使鄉鎮事業單位在機構改革期間真正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亂,工作不斷,人員妥善安排,國有資產不流失。鑒于事業單位在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管理體制等方面,都與黨政機關有所區別,各地要抓緊制訂相應的配套改革政策和措施,切實推進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
二000年九月十六日
d23355--010521cjk

評論

鄉鎮機構改革不破除空崗一切都扯蛋!很多崗位在鄉鎮,人在上級部門,基層一人,甚至沒人,上級人滿為患!

1小時

◇‖女人不要太囂張■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8小時

流風回雪一笙歌

縣一級也承擔大量的工作,應該從省市減啊

1天前

記憶的角度

河南不需要減縣不鄉,而是需要減市補縣鄉;并且鄉鎮不缺人,缺少的是干活人。

1天前

黑色幽“寞"

鄉里也不一定缺人頭

1天前

相關法律條文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鄉鎮黨政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鄉鎮黨政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皖發〔2000〕15號)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1999〕2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皖發〔2013〕14號2013年12月6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以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為目的.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時期體育發展的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新時期體育發展的意見(皖發[2003]8號??2003年5月23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發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6年2月5日)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10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發〔1993〕11號文件的實施意見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發[1993]11號文件的實施意見(1994年6月30日皖發〔1994〕7號)根據我省實際情況,現就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和農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茶陵县| 雅安市| 乌什县| 陇西县| 徐闻县| 菏泽市| 余江县| 柳江县| 吉隆县| 喜德县| 左云县| 阿拉善右旗| 漳州市| 方城县| 华阴市| 大方县| 临夏县| 嘉定区| 临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城固县| 婺源县| 陇南市| 宁乡县| 云南省| 繁峙县| 天柱县| 铜川市| 乌拉特后旗| 襄城县| 隆回县| 利川市| 铜梁县| 上饶市| 法库县| 西安市| 张家界市| 嘉鱼县| 禄劝|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