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最近工作有點不順心打算換一份工作,但是她發現提完離職后,人事一直不給批。那么,提離職之后必須一個月才能走嗎?提了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今天詢律君就來和大家說說。
小紅最近工作有點不順心打算換一份工作,但是她發現提完離職后,人事一直不給批。那么,提離職之后必須一個月才能走嗎?提了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今天詢律君就來和大家說說。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一、員工提前離職需要多長時間?
勞動法規員工一般需要提前30天辭職,因此辭職申請的有效期為30天。辭職30天后,無論是否批準,均視為合法程序辭職。你可以離開。
但是,如果僅在微信上提出辭職,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經批準不能直接離開。
二、公司未經批準離職是否違法。
勞動者有義務通知用人單位辭職,直接決定勞動者辭職是否合法。因各種原因,單位不批準,員工不辭而別,第二天不來上班,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三、員工離職有補償嗎?
而且主動辭職完全是勞動者個人原因,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四、突然離開公司可以要求賠償嗎?
許多員工不得按照《勞動合同法》提前30天辭職,辦理離職交接,突然提出辭職。
此時,公司可以要求賠償。勞動者未履行提前通知義務離職。
企業不能在短期內補充人員,或者公司的重要項目可能因工人的辭職而無法完成,造成外部商業違約風險,間接給公司造成損失。也就是說,除了正常扣除費用外,只有當勞動者給用人單位帶來損失時,用人單位才能扣除,扣除金額也有限制。
勞動部發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
因勞動者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以從勞動者自己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后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對于提離職之后必須一個月才能走嗎以及提了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