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遺產繼承是大家常常會關注的話題。當親人離世后,涉及到財產分配,繼承權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但你知道嗎,繼承權是存在時效限制的,并不是永遠有效的。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繼承權多久失效、無人繼承的遺產歸誰這個關鍵問題。
一、無人繼承的遺產歸誰
1、所謂無人繼承的遺產,就是指在被繼承人死亡后,沒有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也沒有受遺贈人來接受這份遺產。這可能是因為被繼承人沒有任何親屬,或者親屬都放棄了繼承權利,亦或是根本找不到相關繼承人。比如說,一位孤寡老人,沒有子女,父母早已去世,也沒有兄弟姐妹,生前也未立遺囑,那他去世后的財產就可能成為無人繼承的遺產。
2、法律規定: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用于公益事業;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這一規定其實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國家接收這些遺產后,會將其投入到公益事業當中,比如修建學校、醫院,改善公共設施等,讓更多人受益。而對于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遺產,歸集體所有,也有利于集體的發展和壯大,保障集體成員的利益。
3、特殊情況:在實際處理無人繼承遺產時,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考慮。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欠下了債務,那么即使遺產無人繼承,也要先從遺產中清償債務。只有在清償完債務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下,才會按照上述規定歸國家或集體所有。此外,如果在遺產處理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且能證明其合法權益的,遺產的歸屬可能會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繼承權多久失效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三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這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你作為繼承人,在某個時間點得知自己應得的遺產被他人非法侵占或者分配不公,從這個你知曉(或應當知曉)權利受侵犯的時刻開始,三年內你都可以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繼承權。
(1)最長訴訟時效:還有一個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這意味著,不管繼承人何時知道自己權利被侵犯,只要從被繼承人死亡、繼承開始那一刻起,超過了二十年,就喪失了通過訴訟解決繼承權糾紛的權利。
(2)接受或放棄繼承的表示時效: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表明,對于受遺贈人來說,必須在六十日內明確表態,否則遺贈的財產就和自己無關了。而對于繼承人,如果不打算要這份遺產,也需要在遺產處理前書面聲明放棄。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咨詢,或者到詢律網咨詢專業律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