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逝老人上年年底去逝不給分,當年元月去逝能分了,去逝兩人相差40天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死亡是每個人都會走到的一步,而臨終前的征兆常常讓人無法把握。老人臨終前其實是有征兆的,那么老人臨終前都有哪些征兆呢?怎么判斷老人是否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呢?最近,在金華市第二醫(yī)院的老人康復住院病房,醫(yī)生講述了老人臨終前出現(xiàn)的一些征兆,他們建議家人在病人臨終前應時刻陪伴在身邊,給病人以最大的安慰,以最大限度減少病人的痛苦,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金華市第二醫(yī)院護士吳珍說,所謂臨終是指根據(jù)病人的身體情況判定已到終末,活不過三個月的這段時間。她已護理過多位臨終病人。據(jù)她觀察,臨終病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腦子清楚的,另一種是大腦已昏迷或腦子不清楚的。對于臨終期間大腦已昏迷不清的病人,雖然看不出其表情,但從心電圖等儀器的監(jiān)測中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起伏。這類病人在臨終前一般生命跡象比較平穩(wěn),沒有什么大的波動,其原因是他們的大腦早已失去思維能力,意識不到死亡的來臨。但也有一些病人例外,曾經(jīng)有位病人,得病以后因為記憶力減退,一直記不起家里的親人。然而有一天他的腦子突然間清醒了過來,準確地叫出了大家的名字,家人很高興,并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病人快不行了,還以為是他的病情好轉(zhuǎn)了,結(jié)果他當晚就離開了人世。如果是有經(jīng)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病情的“好轉(zhuǎn)”是向親人發(fā)出的訣別信號。而腦子清楚的病人就不一樣了,病人雖然接受了死亡的事實,有的還能夠和家人交流,告訴家人自己的感覺,但從病人的眼神、眼淚等一些肢體語言能看出其驚恐和留戀。像上述的那位80歲老人所表達的語言及抓住家人的手緊緊不放的舉動,就表現(xiàn)出其對死亡的驚恐及對人間的留戀。其家人感人肺腑的語言讓病人平靜地度過了最后一刻。還有那位40歲的女士,其丈夫表示他很愛她,并會照顧好兒子,讓她放心地離開了人世。在病人臨終這段時間,家人的關懷和安慰非常重要,家人合適的表態(tài)會讓病人覺得無比安慰。吳珍表示,每次看到病人臨死前對生活的那種留戀,對她都是一種震撼,讓她更深刻地感到身體健康的重要。吳珍曾碰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因為腦溢血變成了植物人,在老人臨終前,老人的女兒雖然工作很忙,但她還是每天抽空到醫(yī)院為母親擦身,換衣服,風雨無阻。如果女兒實在沒有時間,其女婿就代替妻子照顧丈母娘,幫她擦身。這件事至今回想起來都讓吳珍感動。吳珍說,幾乎所有的病人臨死前都希望那個時候?qū)ψ约鹤钪匾娜四軌蚺阍谏磉叄瑤椭约嚎朔λ劳龅目謶只蚴墙鉀Q擔心的事。害怕、不放心是大部分病人臨死前的心理反應。所以很多時候,作為病人家屬要做的,除了趕到病床前送親人最后一程外,告訴病人你是多么愛他、感謝他,活著的人會相親相愛,這對逝者來說是最好的鼓勵。而且這樣做的話,家人也不會因為沒有表露心聲,讓病人帶著遺憾去世而一輩子感到自責。 0 原問題:《老人臨終前不停躁動是不是快不行了》回復于 2022-12-21 16:13:59
相似問題解答
家里老人去逝后遺產(chǎn)分配問題
如果老人生前有遺囑的,應按遺囑執(zhí)行。沒有遺囑的,首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最后才是確定各繼承人的份額。按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chǎn)老婆下班途中車禍去逝
根據(jù)交通事故認定書責任劃分要求賠償。老人有一方建在,其中一子女將祖屋賣給老人的另一個子女,買方去逝,后來老人也去逝,現(xiàn)在政府拆遷賠償,老人的其他子女能要回祖屋嗎
朋友,這件事情可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是你事先買了老人的房子,或是賣給了外人,現(xiàn)在拆遷或是增值,之前房主子女有權(quán)力來分升值的另一部分嗎?所以說感覺別人想?yún)⑴c分財產(chǎn)欠妥吧。 原問題:《老人死后房子被其中一個兒子拿錢賣過來,現(xiàn)在拆遷了別的兒女有的分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法律條文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xù)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jié)束了,對咨詢結(jié)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tài)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xiàn)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yè),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