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行政訴訟的案件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人民檢察院處理行政申訴案件的程序是 1.立案 有抗訴權或者有提請抗訴權的人民檢察院,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立案: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可能不足的;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可能錯誤的; (3)原審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立案的行政申訴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和其他當事人。其他當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提出書面意見。人民檢察院決定不立案的案件,應當通知申訴人。 2.審查 人民檢察院立案以后,應當及時指定檢察人員對人民法院的行政訴訟審判活動調卷審查,并在立案以后三個月內審查終結。對于審查終結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分別情況作出是否提出抗訴的決定。 3.提請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裁定,經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4.出庭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再審法庭。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指令再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再審法庭。 5.提出檢察建議 對于符合提出檢察建議條件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單位提出檢察建議。 原問題:《行政訴訟案件的處理流程是什么》回復于 2022-05-19 08:50:14
相似問題解答
行政訴訟調解案件
(一)行政訴訟和解的原則 一是自愿和解原則,這是行政訴訟和解的首要原則。人民法院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特別是原告方的意見,只有在當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才能進入行政訴訟和解程序,畢竟自愿才是進行協商一致的前提。自愿原則包括兩個方面,既自愿進行找打行政訴訟案件的律師
律師所享有的調查取證權,無論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方律師,法律都沒有限制其調查的權利;但在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未經法院同意,在行政訴訟中的調查取證權是受限制的,即使調查的證據也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里作為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律師與被告是委托行政訴訟案件起訴
我們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給你合理建議,建議描述問題更詳細明確一些。另外如果您想獲得更加詳細的服務,可點擊我的律師頭像,選擇電話溝通案情。行政訴訟治安案件
治安拘留是以前的說法,現在都統稱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行政訴訟案件方面的事情
行政案件是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經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行政爭議一經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即變為行政案件。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爭議的前提是行政爭議事實的存在和作為行政相對人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起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