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機構以招聘名義過來后,又以學習為名騙取手機貸款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現階段,應聘求職人員陸續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打著“招工”的幌子騙取錢財。小編總結了8大常見招聘騙局,提醒找工作者一定要小心陷阱。 演雙簧詐騙 一些勞務中介會與騙子公司合伙詐騙。即先由中介單位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費用,后由騙子公司假裝招聘再收取費用,最后編造各種理由拒絕應聘者上崗或中途辭退。 提醒:求職時須提高警惕,在面試前要認真了解招聘單位的相關情況,不要把身份證等證件隨意交給招工者。 先交體檢費 一些中介會在網站論壇等醒目的地方張貼待遇條件相當誘人的招聘啟事。應聘者報名后,被要求交一定的報名費、體檢費、培訓費等。一般在收取費用之后,就稱應聘的職位已滿,最后找各種借口敷衍。 提醒:《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收費后玩失蹤 騙子打著虛假單位的幌子,以豐厚的待遇條件為誘餌進行招聘,在騙取多人繳納報名費后,攜款逃之夭夭。 提醒:求職者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營業執照的正規勞務中介單位,在應聘過程中要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 網絡轉賬詐騙 騙子在網上編造各種美麗的招聘謊言,誘騙求職者將錢存入指定賬戶,方可獲得期許的職位。 提醒:通過互聯網應聘的,首先應確認單位的真偽,不要被誘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輕易匯錢。 “男女公關”連環騙 騙子明確告訴應聘者,職位是做“男女公關”,并描述了日進斗金的場景。在收取報名費后,“工作人員”會把應聘者帶到KTV、酒吧等地“面試”。對方挑三揀四,于是騙子告訴應聘者應該“包裝一下”,借此機會進行第二輪詐騙。 提醒:男女青年在遇到有高報酬、優厚條件的工作時,應謹慎前往。 “監控面試”收押金 騙子假裝要對應聘者面試,求職者如約而來,又被告知“不用面試了”,公司領導已通過監控進行了“暗中面試”,只要繳納了押金,隔幾天就可以上班了。應聘人員繳納押金后,騙子攜款潛逃。 提醒:一般單位招工有嚴格的招聘制度,對于“監控面試”的要格外小心。 短信招工詐騙 騙子一般通過手機群發短信,等受騙者上鉤后進行電信詐騙。每次得手后,騙子會把手機號和銀行賬號一同注銷,也有騙子用撿來的身份證辦理賬號。 提醒:正規單位一般不會通過手機短信發布招工信息。求職者對手機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 幫你找關系 騙子吹噓自己“關系硬”,可幫助求職者找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費”。當事主交錢后,騙子立馬逃之夭夭。 提醒:找工作,不要輕信那些陌生人的“硬關系”,也不要被街頭的一些小廣告所迷惑。 原問題:《求職囧路需小心哪些騙局?》回復于 2022-11-03 23:50:36
相似問題解答
以談戀愛為名義的詐騙
以戀愛名義騙取錢財算詐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你好,以可以補錄公辦大學為名騙取錢財
問的有點籠統,從民法的原則上看,公平、誠實信用原則都是反對你所說的這種情況的。如果你交了錢,對方沒有履行其承諾的義務,有充分的證據的話可以直接提起違約之訴。 原問題:《某些人以補習學習為名騙取錢財是法律所禁止的嗎?》以賣房為名義實施詐騙
一房多賣一般會構成合同詐騙罪,會被判刑的。《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被虛假招聘信息騙取網絡貸款一萬左右
涉嫌詐騙犯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