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意見(川府函[2009]228號)巴中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巴中曾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具有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意見
(川府函[2009]228號)
巴中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
巴中曾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具有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特殊貢獻。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巴中革命老區的發展,省直有關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總體來看,秦巴山區仍是國家規劃的重點扶貧地區之一,巴中作為秦巴山區扶貧的核心區,經濟社會發展仍然明顯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明顯落后于全國其它革命老區。為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省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和實行連片扶貧開發支持巴中革命老區發展。
一、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定位
(一)總體要求。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必須按照全省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巴中的資源狀況和現有基礎,著眼全局和長遠,以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改善發展條件;以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推進巴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目標定位。
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力爭實現以下目標定位:
--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川陜結合部的商貿、物流中心。
--建成我省重要的生態農業、生態紅色旅游、清潔能源基地和綠色經濟示范區。
--建成川東北經濟區重要的中等城市。
--通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增強“造血功能”,最終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二、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工作重點
(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巴中市是《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確定的重要交通節點城市之一,近三年以“六路”建設為重點,打通對外通道,構建交通骨架,完善市域路網。廣元至巴中高速公路、樂壩至巴中鐵路要確保今年內形成通車能力;確保巴中至南充(南部)高速公路、巴中至達州鐵路開工建設;力爭巴中至桃園高速公路、巴中至達州高速公路年內開工。加快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打通斷頭路,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
(二)加快水利設施建設。狠抓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工程性缺水矛盾。加快平昌牛角坑水庫、通江二郎廟水庫建設,抓緊南江紅魚洞水庫、平昌雙橋水庫和友誼水庫補水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已成水庫渠系配套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
(三)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增強“造血功能”。立足資源優勢、產業基礎,依托龍頭企業、專合組織,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培育壯大以特色畜牧業、特色種植業和特色林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狠抓農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四)實行連片扶貧開發。按照“改善民生、統籌規劃、聚合資金、整合項目、創新機制、突出效益”的總體要求,規劃在通江縣沙溪-瓦室、巴州區上八廟-青木兩個貧困片區實施連片扶貧開發試點,集中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加快貧困戶向小康戶、貧困村向新農村的跨越式發展步伐。
三、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巴中市、縣(區)、鄉(鎮)三級政府是加快發展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要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實到位。要確立群眾的主體地位,群眾是主人,是扶貧項目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群眾不愿意干的事情絕對不干,對群眾主動性強、積極性高的項目,需要加大指導和幫扶力度,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省直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在各自職能范圍內加大扶持力度,形成省、市、縣聯動支持的格局。
(二)明確部門責任。根據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總體目標和省直有關部門的職責,各項任務的責任單位。交通建設:省交通廳、省發展改革委;水利建設: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特色畜牧業發展:省畜牧局;特色種植業發展:省農業廳;特色林業發展:省林業廳;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省質監局。
(三)嚴格監督管理。加強資金和項目建設管理,創新資金使用辦法,整合部門資源,打捆投入項目,搞好資金平衡,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項目資金使用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得擅自改變項目建設內容和資金用途,不得轉移、侵占和挪用項目資金,確保資金安全和投資效益。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加強質量監管,絕不搞形式主義,絕不允許出現“豆腐渣”工程和腐敗問題。
(四)強化檢查落實。省直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工作的指導,省政府將組織專項督查,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附件:1、支持巴中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09-2011年)
2、支持巴中革命老區特色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09-2011年)
3、巴中革命老區通江縣沙溪-瓦室、巴州區上八廟-青木連片扶貧開發實施方案(2009-2011年)
二○○九年九月三十日
附件1
支持巴中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
(2009-2011年)
為加速改善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環境和基礎條件,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總體部署,制定《支持巴中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
一、交通建設
支持巴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以廣元至巴中、巴中至南部、巴中至桃園、巴中至達州4條高速公路和樂壩至巴中、巴中至達州2條鐵路(以下簡稱“六路”)建設為重點,圍繞“打通通道、構建骨架、完善路網”的基本思路,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逐步把巴中建設成為我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城市。“六路”建設總投資457.69億元,其中在建項目79.74億元,新開工項目377.95億元;公路建設投資382.2億元,鐵路建設投資75.49億元。
(一)在建項目進展情況。
1、廣元至巴中高速公路全長148公里,總投資71億元,累計完成投資54.9億元,完成計劃的77.3%,2009年底基本形成通車能力,2010年完工。
2、樂壩至巴中鐵路全長51.52公里,總投資8.4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7.46億元,完成計劃的87.9%,2009年底全面完工。
(二)新開工項目資本金籌措及業主組建。
1、巴中至南部高速公路。該項目是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成都16條引入線成都至南江至陜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巴中市連接成都交通主樞紐最便捷的通道,全長約117.6公里,估算總投資84.45億元。2009年開工建設,建設工期3年。資本金按總投資的35%籌集為29.9億元,由省市共同出資和爭取國家補助資金籌集。按省政府《研究巴中至南部高速公路建設有關事宜的會議紀要》(川府閱[2009]36號)精神,由巴中、南充兩市負責征地拆遷資金,并按5∶5分擔計為兩市各自的出資股份,省市爭取到除交通運輸部補助外的國家補助資金按5∶5分享分別計入兩市股份,剩余資本金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負責籌集。其余建設資金由項目業主申請銀行貸款解決。
該項目業主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與巴中、南充兩市按資本金出資比例組建巴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巴中至桃園(川陜界)高速公路。該項目是我省連接陜西的重要出川通道,全長約109公里,估算總投資124.8億元。爭取2009年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項目資本金按總投資的30%籌集為37.44億元,由省市共同出資和爭取國家補助資金籌集。巴中市負責承擔征地拆遷費并計為巴中市的出資股份;省市共同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剩余資本金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或擬成立的省交通投資集團負責籌集。其余建設資金由項目業主申請銀行貸款解決。
該項目業主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與巴中市按資本金出資比例共同組建。
3、巴中至達州高速公路。該項目是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東西橫線”廣元至達州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111公里,估算總投資101.7億元。爭取2009年開工建設,建設工期4年。資本金按總投資的30%籌集30.5億元,由省市共同出資和爭取國家補助資金籌集。巴中、達州兩市承擔各自境內的征地拆遷費并分別計為出資股份;省市共同爭取國家補助資金;剩余資本金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或擬成立的省交通投資集團負責籌集。其余建設資金由項目業主申請銀行貸款解決。
該項目業主由四川高速建設開發總公司與巴中、達州兩市按資本金出資比例共同組建。
4、巴中至達州鐵路。該項目由鐵道部和四川省共同投資建設,項目全長約133公里,其中巴中境內79公里,估算總投資67億元。2009年開工建設,建設工期3年。根據鐵道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訂的《關于加快推進四川鐵路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項目資本金按總投資的50%籌集33.5億元,鐵道部和四川省按7∶3的比例分別籌集23.45億元和10.05億元。我省承擔資本金由省鐵路投資集團籌集70%,共計7.035億元;巴中和達州承擔資本金30%,共計3.015億元,按該項目在兩市境內所占里程比例分攤。
項目業主將由成都鐵路局、四川鐵路投資集團、巴中市、達州市共同組建。
(三)分年度投資安排。
2009-2011年,“六路”建設總投資276.44億元,其中:在建項目32.24億元,新開工項目244.2億元;公路建設投資225.21億元,鐵路建設投資51.23億元。
分年度安排:
2009年完成投資53.23億元,其中在建項目24.03億元,新開工項目29.2億元;公路建設投資52億元,鐵路建設投資1.23億元。
2010年完成投資101.21億元,其中公路建設投資81.21億元,鐵路建設投資20億元。
2011年完成投資122億元,其中公路建設投資92億元,鐵路建設投資30億元。
二、水利建設
(一)工作目標。到2011年,新增和恢復蓄水能力0.72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9.4萬畝,解決農村28.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0平方公里,建設堤防10.7公里。
(二)建設任務。
1、在建工程。到2011年基本建成牛角坑水庫,建成二郎廟水庫樞紐主體工程。新增蓄水能力0.32億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萬畝。
2、爭取開工項目。繼續抓好南江紅魚洞水庫、平昌雙橋水庫前期工作,力爭雙橋水庫在2010年底前動工,紅魚洞水庫在2011年底前動工。
3、已成水庫渠系配套工程。對3座中型水庫和18座小型水庫進行渠系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到2011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4萬畝。
4、震損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2010年前完成66座震損水庫除險加固,2011年前完成現有10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恢復蓄水能力0.4億立方米。
5、儲備項目。做好平昌友誼水庫補水工程、巴州區天星橋水庫、通江灣潭河水庫前期工作,爭取將天星橋水庫、灣潭河水庫納入全國中型水庫建設規劃,做好項目儲備。
(三)資金籌措。
2009-2011年投資91501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53510萬元,省級安排19523萬元,市、縣自籌18468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30031萬元:中央18969萬元,省級5885萬元,市、縣5177萬元;2010年投資28764萬元:中央16965萬元,省級4604萬元,市、縣7195萬元;2011年投資32706萬元:中央17576萬元,省級9034萬元,市、縣6096萬元。
1、大中型骨干工程投資43132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19203萬元,省級安排13890萬元,市、縣自籌10039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9000萬元,2010年投資16300萬元,2011年投資17832萬元。
2、已成水庫渠系配套工程投資4250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1955萬元,省級安排1929萬元,市、縣自籌366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1650萬元,2010年投資1300萬元,2011年投資1300萬元。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4080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11264萬元,省級安排365萬元,市、縣自籌2451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6000萬元,2010年投資4000萬元,2011年投資4080萬元。
4、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資3139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2197萬元,市、縣自籌942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1000萬元,2010年投資1000萬元,2011年投資1139萬元。
5、震損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投資24200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17092萬元,省級安排2618萬元,市、縣自籌4490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11496萬元,2010年投資5264萬元,2011年投資7440萬元。
6、水土保持工程投資2700萬元。擬爭取中央補助1800萬元,省級安排720萬元,市、縣自籌180萬元。其中:2009年投資885萬元,2010年投資900萬元,2011年投資915萬元。
附表:支持巴中革命老區加快發展水利建設工作方案表(2009-2011年) (略)
附件2
支持巴中革命老區特色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2009-2011年)
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區發展的總體部署,結合巴中產業發展現狀,制定《支持巴中革命老區加快特色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11年,建成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優質干果基地、優質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和農產品特色產業基地。馬鈴薯總產量達到28萬噸,核桃、銀杏1.3萬噸,新增出欄優質商品豬60萬頭,新增出欄生態雞700萬只,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260元以上。
二、建設內容
(一)特色種植業。
1、建設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原種生產基地100萬畝,年產原種3萬公斤;建種薯生產基地2萬畝,其中:通江、南江、平昌、巴州區各0.5萬畝,項目區薯農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2、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金銀花基地2萬畝、富硒茶基地10萬畝、食用菌種植棚1萬個、川明參基地5萬畝、優質水果基地10萬畝、蔬菜基地5萬畝,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二)特色林業。建設南江縣優質干果基地。到2011年,在南江縣新建和改造核桃、銀杏為主的優質干果基地13萬畝,產量1.3萬噸,產值2.6億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三)特色畜牧業。
1、建設優質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到2011年,建生豬擴繁場2個、仔豬繁殖場60個、人工授精中心站4個;標準化養殖小區150個、適度規模養殖場300戶,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2、建設特色生態雞養殖基地。到2011年,建設家禽孵化中心3個,生態雞養殖小區10個,農戶適度規模養雞2340戶,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四)推進以質取勝戰略。落實省質監局與巴中市政府簽訂的《局市合作協議》,到2012年幫助巴中市培育中國名牌產品1個、四川名牌產品3-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個。建設川東北農副產品質檢中心公共服務平臺,保障食品、特種設備和其它重點農產品檢測裝備投入。建設產業標準體系、研發檢測體系、計量節能體系、示范推廣體系、品牌培育體系和質量信息網絡,支持特色產業、中小企業發展。幫助建立健全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為落實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和質量指標考核制度提供資金保障。
三、資金籌措
2009-2011年,項目投資114411萬元。其中爭取中央資金19000萬元,安排省級資金1800萬元,其他投資(含市、縣配套,業主、農戶自籌和金融信貸投入)92261萬元。金融信貸資金應由業主或農戶向金融機構申請,金融機構按貸款規則審核、落實債務人。
1、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投資600萬元,爭取中央投資300萬元,省級投資300萬元。
2、特色農產品基地投資29145萬元,省級投資300萬元,其余由業主自籌。
3、南江縣優質干果基地投資4500萬元,爭取中央投資2700萬元,省級投資900萬元,市、縣配套900萬元。
4、優質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投資75066萬元,爭取中央投資16000萬元,其余59066萬元由業主自籌及金融信貸資金解決。
5、特色生態雞養殖基地投資3750萬元,省級投資200萬元,其余3550萬元由業主、農戶自籌及金融信貸資金解決。
附表:支持巴中革命老區特色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表(2009-2011年)(略)
附件3
巴中革命老區通江縣沙溪-瓦室、巴州區
上八廟-青木連片扶貧開發實施方案
(2009-2011年)
省政府決定在巴中市開展革命老區連片扶貧開發試點工作,省扶貧辦會同巴中市人民政府編制了《巴中市革命老區通江縣沙溪-瓦室、巴州區上八廟-青木連片扶貧開發實施方案(2009-2011年)》。
一、工作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規劃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產業發展長足進步,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觀,農戶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加強,規劃區整體脫貧并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
具體目標:到2011年底,規劃區內45個行政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800元以上,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以上,4864戶貧困戶、18981貧困人口脫貧。實現戶“七有”(有1幢具有川北民居特色、庭院綠化整潔、建筑面積8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有1畝以上的高穩產農田地;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有沼氣池或節能灶;有1畝以上經濟林果園;年有1頭大牲畜出欄或2頭生豬出售;有1個科技明白人)、村“七有”(有可通中型以下客貨運輸車輛的進村硬化公路;有標準的村務活動室、衛生室;有通訊設施;有產業協會;有一個以上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現有村小達到“普九”標準;有群眾信任、團結干事的村“兩委”班子和維護群眾利益的好制度)。
二、工作任務
(一)基礎設施建設。
1、交通:按照村道硬化、社道暢通、入戶路睛雨通行的要求,整治村道65公里,硬化村道270公里;新建社道57公里,整治社道69公里。
2、水利:打機壓井1650口、新修集中供水點156處、鋪設供水管道184公里、新修蓄水池245口、新建灌溉渠61公里、整治灌溉渠98公里、新建提灌站5處、維修提灌站1處、整治水庫5座、興建10個村的集雨節灌工程,全面解決片區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3、土地整理和農網改造:土地整理20000畝,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完成農網改造60公里。
(二)培育特色產業。
1、種植水果5000畝,培植柑桔、干果新品種示范園1400畝,干果7500畝,蔬菜10000畝,中藥材2000畝,茶葉30000畝。
2、加快片區畜牧業升級換代,扶持農戶養豬50000頭,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個。
3、安排貼息資金38萬元和新建45個扶貧互助社,支持農戶發展增收支柱產業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4、整合培訓資源,勞務培訓3100人,實用技術培訓20000人次,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脫貧致富技能。
(三)發展社會事業。
1、抓好中小學危房改造,改建村小20所、6000平方米,購置教學設備2200臺(套)。
2、村衛生站達到國家要求的建設標準和設備、人員配套標準,購置醫療設備40臺(件),培訓醫務人員40人。
3、圍繞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強化農業適用技術推廣。支持文化、體育、廣播電視、通信事業發展,建設鄉鎮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實現全覆蓋,鄉(鎮)、行政村通程控電話、無線通信。
4、新建敬老院4個,新建村務活動室15個、900平方米,改建20個、1200平方米,確保每個行政村都有辦公場所和村衛生站用房。
(四)改善農戶生活環境。
將區內農房危房改造列入“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危房改造388戶、改廚3500戶、改廁3500戶、改圈64000平方米、建院壩2000戶、新建沼氣池14372口。
三、資金需求、籌措與管理
(一)資金需求。經測算,規劃項目資金總需求44366.5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15069.5萬元,占34%;產業培育18176萬元,占41%;社會事業建設4056萬元,占9.1%;農戶環境建設7065萬元,占15.9%。
(二)資金籌措。在總投資中,按資金來源:①中央、省投入23565.7萬元,占53.1%,其中:財政扶貧資金6000萬元(通江3000萬元、巴州3000萬元)、中央有關部委和省直部門資金17565.7萬元(通江10062.5萬元、巴州7503.2萬元);②地方投入4341.8萬元,占9.8%,其中:財政資金262萬元(投向巴州)、部門資金4079.8萬元(其中通江1853.5萬元、巴州2226.3萬元);③農戶自籌(含投勞折資)16459萬元(其中通江7773萬元、巴州8686萬元),占37.1%。
按年度計劃:2009年投入9354.4萬元(其中通江5060.1萬元、巴州4294.3萬元),占21%;2010年投入22450.15萬元(其中通江11617萬元、巴州10833.15萬元),占50.6%;2011年投入12561.95萬元(其中通江6011.9萬元、巴州區6550.05萬元),占28.4%。
(三)資金管理。各級各部門安排的連片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在不改變現行管理體制的前提下,采取項目統籌整合、資金拼盤投入,一次規劃、分年實施的方式,堅持項目資金的管理主體不變、投入渠道不變、資金用途不變、使用性質不變、審批程序不變,按責權統一、管理規范的要求,由各級各部門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確保項目資金發揮綜合效益。
1、實行項目資金管理責任制。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規劃走、規劃跟著貧困群眾意愿走的安排原則,明確縣、鄉、村責任,實行項目、資金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法人代表責任制。
2、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報批制。各項目由縣(區)統一審查立項后逐級上報,由各項目主管部門嚴格按照上級部門下達的項目資金計劃組織實施。
3、實行項目資金使用公示制。對項目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進行公告、公示,在項目實施地對項目實施情況張榜公布,對農戶的實物或現金補助實行直接發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4、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專賬核算制。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央、省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
5、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報賬制。項目資金實行報賬制,做到資金安排到項目、日常管理到項目、支出核算到項目,按項目建設進度核撥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投資大、技術復雜的項目要實行招投標。需要政府采購的物資要按照有關規定實行政府采購。
6、實行項目資金管理審計制。每一單項工程完工后,審計部門及時會同財政、紀檢、監察部門,對項目建設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對建設質量差,轉移、挪用、拖欠、擠占、貪污項目資金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7、實行項目資金檢查驗收制。年度計劃完成后,縣(區)領導小組按項目實施方案組織檢查驗收,進行績效評估。對擅自改變資金項目實施方案,不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不履行公告公示程序,項目實施效果明顯低于規劃預期的,要給予通報,限期整改。

評論

懂了情的浪女

村級片區規劃早日出臺才是王道,一些村鎮建設東搞一下、西搞一下、無規無序,各級各類項目要逐年分片統籌、合理有序分配、時間倒排,相信20年后的巴蜀大地、美麗四川一定呈現!

10天前

討好

綿遂內城際鐵路永遠是前期

半年前

知我無心還傷我心

高原縣設通用機場,勢在必行。

半年前

夏の獨憶

政策,資金,交通,都應給予支持

半年前

尐女殺人魔

希望能把規劃方案,落到實處。

半年前

相關法律條文

巴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 巴中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巴府發〔2015〕9號)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相關部門,巴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消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5〕31號)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6〕54號)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發展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區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精準扶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6〕4號)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為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6〕55號)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安泽县| 屏东县| 米易县| 兴山县| 开化县| 阳西县| 靖宇县| 樟树市| 渝中区| 罗平县| 赤城县| 司法| 吉木乃县| 道真| 百色市| 云和县| 越西县| 汉中市| 广安市| 含山县| 新竹市| 光山县| 库尔勒市| 涟水县| 富平县| 囊谦县| 句容市| 吉林省| 上杭县| 瑞昌市| 衡东县| 宜都市| 长葛市| 城市| 永宁县| 富阳市| 峨边| 遵义县| 望都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