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見
2025-07-05 16:04
200人看過
城市道路
城市
道路交通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見(甘政辦發〔2017〕135號)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見
(甘政辦發〔2017〕135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6號),進一步提升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改善交通環境,促進城市建設和交通協調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加強和改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 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主動適應全省城市道路交通新形勢、新發展,以科技應用為支撐、創新機制為動力、協同治理為抓手,著力加強和改進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推進智能交通管理體系建設應用,創建安全、有序、暢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的綜合管理機制,到2020年實現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交通擁堵、行車難、停車難等問題有效緩解,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統進一步完善,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蘭州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其他設市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30%以上,工作日高峰時段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時速不低于20公里,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文明意識明顯增強。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交通管理工作體系。
1.明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主體責任。市州、縣市區政府作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完善城市(鎮)道路交通規劃,建立完善重大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制度,確保與城市道路交通統籌規劃、一體建設、協同發展。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2.科學編制城市道路交通規劃。統籌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問題,科學構建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優先考慮交通路網設計,定期開展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修編,健全完善公共交通規劃、停車系統規劃、城市過境路規劃、城市物流體系規劃、慢行交通規劃、交通管理規劃、智能交通規劃等。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3.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協調聯動機制。各級公安、建設、規劃、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城市管理執法等業務主管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構建“權責一致、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協調聯動機制,強化協同配合,建立符合城市道路交通發展規律的監管機制,積極開展城市道路交通源頭治理和綜合管理。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建設完善交通基礎設施。
4.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道路路網結構,優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級配置,通過建設綜合型立交、人行過街設施、高架式道路、下穿式通道和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實行單向交通等多種方式,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連通性。進一步加大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建設改造力度,打通道路微循環,提升路網密度。探索示范為人行過街設施加裝防雨雪棚和電動扶梯,不斷提高人行過街設施的舒適性。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5.優化城市道路交通信號和標志標線。推進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交通標志標線標準化工作,解決交通信號燈不符合標準、配時不科學、自動化程度不高和交通標志標線不符合標準、不明確,以及群眾看不見、看不清、看不懂等突出問題。切實解決道路交通標牌相互遮擋和被樹枝遮擋等問題,提高道路交通標牌為外地人員通行指示的準確性。合理運用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引入社會技術力量提供專業交通標志標線施劃、交通信號燈智能控制和優化配時等支持服務。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6.加強城市靜態交通設施建設管理。加大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地下和立體停車設施,提高大型公共建設項目停車場配建比例。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參與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鼓勵單位停車場錯時對外開放,提高停車泊位供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其他相關批準文件明確為停車設施的,不得違規改變用途;違規改變用途的,城市人民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依法清理、限期恢復。建立完善停車信息查詢、引導、收費等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按照區位、設施條件等推行差別化停車收費,利用價格杠桿調節均衡車輛分布,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牽頭單位:各級建設、規劃、發展改革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公安、城管執法、財政等部門
(三)推進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
7.加快城市道路智能交通建設。推動城市綜合交通指揮平臺建設,整合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交通誘導信息發布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資源平臺,逐步建立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綜合指揮、勤務調度、應急處置、交通引導、實時監控一體化的公安交通集成指揮系統,實現對城市道路交通的系統化、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牽頭單位:各級公安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建設、規劃、發展改革、財政、交通運輸等部門
8.建立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社會協同共治的城市道路交通信息服務平臺,暢通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渠道。開展城市道路暢通滿意度調查和交通影響評估。推廣應用智慧城市交通系統,在互聯網PC端和移動終端上實現交通路況、交通誘導、交通管制、占道施工等交通信息及時發布,便捷查詢城市公交、城市公共自行車、城市軌道交通等信息。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依法嚴管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9.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綜合執法。加大對影響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依法維護城市道路通行秩序。充分運用交通管理大數據,加強對城市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研判,建立和完善緝查布控系統指揮查處、點對點高效調度,做到快速處置各類突發情況。
牽頭單位:各級公安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建設、規劃、財政、交通運輸等部門
10.推進城市道路文明交通建設。深入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媒體,設立交通廣播、交通頻道、交通刊物和微信群,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公益宣傳,開展有獎舉報交通違法活動,曝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在人員密集的公園、車站、街道等公共場所通過設立櫥窗、電子顯示屏等,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陣地宣傳,傳遞文明交通正能量。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組織。
11.實施精細化交通組織。廣泛運用交通工程技術加強城市道路渠化設計,改善擁堵節點的交通組織方式。完善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因地制宜推廣綠波控制和自適應調整,合理設置交通信號周期和配時,不斷提高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水平。試行早晚高峰時間潮汐車道、可變車道、單向交通組織、快速路匝道進出口控制等管理手段,治理交通擁堵節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嚴格控制道路開發和占用道路等行為,規范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管理,降低施工對道路交通的影響。嚴禁違法占用人行道、盲道,保證行人正常通行。在斑馬線前,醒目噴涂相關文字,提醒駕駛人員禮讓行人。建立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機制,快速處置交通事故,減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通行阻礙,提高路網通行效率。
牽頭單位:各級公安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建設、規劃、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
12.科學調控城市交通流量流向。按照“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原則加強路口交通的優化組織,合理渠化交叉路口進出車道,通過前移停止線、設置待駛區、增加路口車道、優化信號配時等手段,充分挖掘道路通行潛力,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牽頭單位: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
13.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加強綜合交通樞紐規劃設計,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布局,落實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用地綜合開發。制定相關扶持措施,推動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發展,鼓勵使用低能耗、乘坐舒適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優化調整城市公交線路,倡導城市公共交通專用道建設,合理設置公交停車站點,推廣港灣式公交候車崗亭。提高公交的覆蓋率、準點率和運行速度,推動“零距離”換乘,改善城市公交的通達性和便捷性。
牽頭單位:各級交通運輸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建設、規劃、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公安、市政管理等部門
14.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需同步建設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科學合理分配道路通行路權,形成立體化、網格化、系統化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照顧老年人、殘疾人的出行特點和需求,合理設置安全島、行人駐足區等二次過街安全設施和行人過街信號燈,提高行人通行的舒適感和安全感。鼓勵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加強自行車停放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各級建設、規劃部門
配合單位:各級交通運輸、發展改革、市政管理、公安、財政等部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要探索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評議機制,實現市民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從決策到實施的全過程監督。
(二)落實工作責任。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是城市交通發展的責任主體,要圍繞各地城市道路交通發展實際,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難點問題。各級公安、建設、規劃、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城市管理執法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強化協同配合,加大投入保障,落實工作責任,全面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各項工作。
(三)強化宣傳教育。要將城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同普法宣傳教育和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單位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融媒體開展文明交通提示和城市機動車輛分流引導,廣泛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養。
(四)引進專業人才。加強城市規劃、交通運輸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工程、道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專業化水平。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開發力量,建立完善與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培訓的工作機制,定期安排人員參加交通應用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隊伍整體水平。
(五)落實經費保障。各地要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與城市發展速度和城市道路建設規模相適應,確保規劃到位、建設到位、運維到位、管理到位、投入到位。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執法人員、裝備、技術等方面的資金需要。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8月7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