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州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2025-07-04 19:11
496人看過
擔保
服務體系
社會化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州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關部門:為積極化解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努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提高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州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關部門:
為積極化解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努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提高各級政府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根據鄂政發〔2010〕29號文件要求,現就加快推進全州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力爭“十二五”期間在全州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服務為引導、公益性服務為基礎、商業性服務為支撐,體系完備、功能健全、服務規范、運轉高效,州、縣市貫通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融資擔保、創業輔導、技術創新、人才培訓、信息咨詢、法律維權等服務平臺;在全州培育一批受中小企業歡迎的服務示范單位,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服務產品,培養一批專業化服務人才,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服務。
二、工作重點
(一)建立融資擔保服務平臺。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積極發展融資擔保服務機構,努力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分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擔保資本金補充機制,從2010年起,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省經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意見》(鄂政辦發〔2008〕8號)要求,對州、縣市信用擔保機構出現的代償損失按照一定比例核定和注入風險補償金,并將政府所屬閑置資產評估后對公司予以增資。加大力度整合和優化現有擔保資源,支持恩施州農發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增強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到2012年,各縣市通過整合提升、扶持和培育1家注冊資本過5000萬元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要引導、支持擔保機構改進服務方式,簡化貸款擔保手續,積極拓展擔保業務,適應中小企業對融資擔保的需求。加強和改進對擔保機構的監管,督促和引導擔保機構完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規范擔保行為,切實防范擔保風險。
(二)搭建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州政府金融辦、經信委、人民銀行、銀監局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開展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與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信貸對接活動,促進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加強合作。縣市銀企信貸對接活動要不定期舉行。各商業銀行要設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切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努力做到對全州中小企業貸款增長速度不低于全州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部貸款增長速度,確保每年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量不低于20%的增長速度。建立中小企業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為進庫企業提供上市咨詢輔導和推介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激勵機制,對扶持中小企業效果突出的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等給予獎勵。
(三)建立創業輔導服務平臺。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產業集群地等載體,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社會資源,加快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園地。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通過市場化運作,拓寬投資渠道。依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創業服務機構,建立健全創業服務組織,為進入基地的創業者提供策劃咨詢、方案設計、項目評估、融資擔保、事務代辦、跟蹤扶持等服務,提高中小企業撫育孵化能力。充分發揮湖北民院、恩施職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培訓機構的作用,聘請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等擔任創業指導師,開展創業培訓和咨詢指導。組織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采取企業規劃設計、政策輔導、項目牽引、專家幫扶、投資跟進、平臺支撐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州經濟開發區和各縣市都要建立1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全州力爭有5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成為省級中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
(四)建立人才培訓服務平臺。充分依托州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技術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加大力度培養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組織中小企業加強與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知名培訓機構合作,采取專題培訓、專家講座、網上教育、遠程互動教育等方式,開展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經營管理、職業技能和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員工的綜合素質。“十二五”期間,每年從全州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中選派30名經營管理人才,到高校、發達地區或國內外知名企業學習培訓,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經營管理人才素質。
(五)搭建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加大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的建設力度,不斷增加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十二五”期間,重點扶持1家以上有適當規模的中小企業科技服務中介組織,力爭有5家納入省重點扶持的100個中小企業科技服務中介組織的扶持計劃,有3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技術檢測支撐平臺納入全省重點建設的50個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計劃。
(六)建立信用評價和信息咨詢服務平臺。積極組織中小企業參加省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委員會定期開展的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推廣使用信用評價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州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健全全州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引導中小企業提升誠信意識,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州經信委和州內各通信企業要整合現有中小企業信息資源建立恩施州中小企業信息網,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息網絡建設,通過3年努力,實現與國家、省、州、縣市四級聯網對接。要大力開展企業信息化培訓,推廣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支持和引導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信息技術在中小企業的應用。要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統計制度,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七)建立法律維權服務平臺。司法部門要建立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熱線和網上法律咨詢服務平臺,充分利用“12348”法律服務熱線,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投訴救助工作機制,維護中小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組織法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咨詢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幫助,引導中小企業誠信守法,加強行業自律,增強依法治企能力。
(八)建立協會商會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在自愿的前提下,以產品、產業等為紐帶,組建行業協會和行業商會。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和商會的改革,促其形成依法設立、政府指導、民主管理、自我發展的機制。充分發揮各行業協會和商會的作用,通過授權、委托等方式,賦予其制定行業規范和標準、加強行業自律、參與制定行業規劃、維護行業權益和公平競爭等職能,推進行業健康發展。引導行業協會和商會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為企業、為行業服務的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注重行業發展情況匯集并提出工作建議,使行業協會和商會真正成為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鼓勵、支持各行業協會和商會整合相關服務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信息、企業策劃、市場推廣、對外合作等服務,組織中小企業開展各類招商引資和展覽展銷活動,促進中小企業商業合作與市場開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制訂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完善政策措施,找準工作重點和突破口,扎實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要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經信委牽頭,發改委、教育局、科技局、農業局、住建委、監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商務局、國資委、政府法制辦、政府金融辦、國稅局、地稅局、統計局、工商局、質監局、編辦、人民銀行、銀監局參加。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制定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二)加強綜合服務機構建設。要加大力度推進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創業輔導中心等綜合服務機構建設,逐步建立以各級中小企業(創業)服務中心為核心,以各類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網絡,為中小企業的創立發展、技術創新提供優質服務。州經信委要整合資源組建恩施州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州人社局要組建創業輔導中心;州科技局要創辦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和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州質監局要加強技術檢驗檢測中心建設。
(三)加大財政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和《湖北省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積極爭取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項目和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國家、省、州促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促進創業的有關政策,并根據我州實際,加大力度向國家、省爭取促進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盡力幫助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四)加強對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研究制定推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和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發展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問題,加強對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