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但是如果是故意傷害致死,這是結果加重犯,刑期會比故意傷害嚴重。那么,故意傷害致死一般判多少年?與過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區別?
一、故意傷害致死一般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致死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故意傷害嚴重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常見的一種犯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前者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后者的主觀方面是過失;前者的行為方式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及以上傷害,后者的行為方式是出于過失而造成致使他人死亡的結果。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三、故意傷害致死賠償大概多少萬
行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外,還應當對其侵權行為承擔相當的民事賠償責任。具體的賠償項目有:除賠償搶救期間醫療費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如有死者生前撫養的被撫養人)、死亡賠償金、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其中: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故意傷害致死一般判多少年?與過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區別?故意傷害致死賠償大概多少萬?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