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二婚家庭越來越普遍,而隨之而來的財產分配問題也備受關注。當愛情步入二婚的殿堂,如何在婚姻中保障雙方的權益,清楚地了解共同財產有哪些,分割方式有哪些至關重要。
一、二婚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
1、二婚夫妻的共同財產,和初婚夫妻類似,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所得的財產。包括但不限于工資、獎金、生產經營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財產(明確只歸一方的除外)等。比如,夫妻二人婚后共同經營一家小店,小店的盈利就是共同財產;或者一方在婚后創作的作品獲得了版權收益,這也屬于共同財產范疇。
2、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2)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離婚時二婚夫妻的財產怎么分割
1、平等原則:二婚夫妻在婚姻關系中地位平等,財產分配時一般遵循平等原則。這意味著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夫妻共同財產應平均分割。例如,夫妻共有一套房產和一筆存款,離婚時通常會將房產和存款的價值平均分配給雙方。
2、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原則:如果二婚家庭中有未成年子女,或者女方在婚姻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如因照顧家庭放棄了工作機會等,在財產分配時會適當傾斜,以保障子女的生活教育費用和女方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男方收入較高,女方主要負責家務和照顧孩子,離婚時女方可能會分得較多財產,以保障其后續生活。
3、照顧無過錯方原則:若一方存在重婚、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過錯行為,在財產分配時,無過錯方會得到適當照顧,過錯方可能會少分財產。例如,男方婚內出軌,在離婚財產分割時,女方可能會獲得更多財產份額。
4、約定優先原則:二婚夫妻可以在婚前或婚后通過書面協議的方式,對財產的歸屬和分配進行約定。只要約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就按照約定執行。比如,夫妻雙方約定婚后各自的工資收入歸各自所有,其他共同財產按一定比例分配,這種約定是有效的。
5、特殊情況的財產分配:
(1)婚前財產:二婚夫妻各自的婚前財產,一般屬于個人財產,不會參與離婚時的共同財產分配。但如果婚前財產在婚后發生了形態轉化,如婚前的房屋在婚后拆遷獲得了補償款,這部分補償款可能會被認定為共同財產,具體情況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證據判斷。
(2)繼承和贈與財產:如果一方在婚后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明確指明只歸一方所有,那么這部分財產屬于個人財產;若未明確指明,則通常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配。
6、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因此在婚前或婚后對財產進行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一方的對外不具有約束力。但如果在發生債務時,債權人知道的,對債權人具有約束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以上就是詢律網小編整理的二婚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離婚時二婚夫妻的財產怎么分割的內容,如有法律上問題,可關注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