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工傷案件調解后,還款時間太長,怎么規避風險?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您好,您可以參考下方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勞動爭議的預訪勞動爭議重在預防。預防勞動爭議,首先要規范企業行為,作到依法治企。企業要在勞動法律、法規、規章范圍內活動。《勞動法合同法》是規范企業與勞動者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學習和熟悉《勞動法合同法》的基本內容,并應嚴格遵守。在此基礎上企業經營者還必須學習和熟悉與《勞動法合同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如《民事訴訟法》、《工會法》、《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工傷保險條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其次,為了有效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企業應當在不與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的前提下,結合本企業實際,建立健全各項具體的且有效的有關勞動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并予以公示,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1.建立詳實員工履歷檔案。履歷檔案一般記錄員工的歷史背景和社會關系,其重要性不可忽視,一旦員工出現不測可及時通知其親屬,如員工無故曠工即可寄特快至其記錄住址,保留有效證據,等等。2.規范勞動合同管理制度。勞動合同是明確企業與勞動者權利義務的法律文書。加強勞動合同管理,是預防和解決勞動爭議的依據。因此,在簽訂、履行、解除勞動合同時,都必須依法進行。首先,企業用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嚴禁無合同用工,避免事實勞動關系;其次,勞動合同內容必須合法、真實、有效,雙方權利義務要約定明確、詳盡,不得簽訂違法的無效合同。另外,簽訂勞動合同的程序要合法,不合法的程序也可能發生勞動爭議。再次,企業在履行、解除、續簽勞動合同時,應依法或按合同約定辦理,不得擅自違約或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為了加強勞動合同的管理,企業應建立專門機構或配備專職人員,對勞動合同進行審查監督。3.嚴格工資管理制度。工資對企業和勞動者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企業而言,工資進入成本,直接關系企業經營效果;對職工而言,工資體現勞動者價值,職工要以工資維持生計和進行再生產。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要遵守現行工資政策,堅持合法、合理、公開、公正并兼顧公平的原則,對比較敏感的獎金分配等,必須要有據可依,并定期公布,防止暗箱操作,產生腐敗引發爭議。集體、私營、合伙、合資等類型企業,也要有完善的工資制度,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分配原則、數額及發放時間等,不得以實物折抵工資,更不得無故克扣或拖欠工資。企業要遵守國家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在制定自己的工資標準或簽訂勞動合同時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工資管理制度另一重要方面是考勤制度。考勤表是工資發放的依據,考勤表須經考勤人員、單位主管領導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后才能作為財務部門發放工資的依據。要求企業考勤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考勤表的填寫要客觀真實,防止弄虛作假。企業要將考勤表、職工簽字后領取工資的工資表做為檔案妥善保管備查。考勤表、工資表是進行仲裁、訴訟的重要證據,庭審時用人單位有義務提供。4.完善工傷管理制度。工傷管理是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為前提的,為了防范安全風險,企業應當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同時,企業必須制定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特別是在高空、井下、粉塵、易爆、有害氣體等高危行業和崗位,要具備完善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和自主保安制度。企業一旦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有關制度或勞動合同的約定及時處理。對工傷的認定,要按程序辦理,出具事故報告并填寫工傷認定表,傷殘等級要經有關部門鑒定。企業應支付傷殘職工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和營養費,并按傷殘等級支付傷殘補償金。工亡職工還應支付喪葬費和撫養費。事故造成傷亡的,在事故性質尚未確定前,企業應本著關心職工的態度,對職工先行救治,墊付必要的費用,待事故性質確定后再進行處理。5.辭退、除名、開除職工須慎重行事,按法定程序辦理。企業給予職工辭退、除名、開除處理,關系到勞動權利的保護問題,必須慎重對待。企業應按《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依據自身的經營特點,根據企業的需要制訂合適的獎懲辦法。并嚴格遵守規定,依法辦事。在對違法、違紀、違規職工予以辭退、除名、開除時,應本著“教育在先處理在后”的原則進行。對長期不上班或長期不在崗而又不履行正常手續的職工,且已達到法定處理條件的,企業勞動人事部門也必須先行通知,通知不到的,可以在報紙上公告通知。對拒不返回單位又無回音者,方可按程序處理。企業對職工辭退、除名、開除的決定書,必須及時送達給被處理者本人,并應告知處理者享有的申辯、仲裁、訴訟等權利。如果被處理職工長期在外不歸或去向不明,應將處理決定書送達其共同居住的成年家屬簽收。如果拒不簽收處理決定書者,應有兩名無利害關系人在場證明,將決定書留置送達。實踐中,也可以請公證機關對送達通知行為進行公證。企業知道被除名職工居住地址的,應郵寄送達并留存回執。上述送達方式無法實施的可以公告送達。企業用工現在已基本實行勞動合同制,對嚴重違紀職工,經教育無效的,盡量根據法律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采取解除勞動合同的辦法處理。解除勞動合同并不是一種處罰,因此比較溫和,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避免勞動爭議,規避法律風險。 6.建立健全企業勞動爭議調解機構。勞動爭議發生后,為了化解矛盾,減少職工提起勞動仲裁和訴訟,企業應建立健全勞動爭議調解機構,把糾紛解決在仲裁和訴訟之前。這樣,會更利于企業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也避免了訴訟之累和減少訴訟成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機構由兼職人員組成,包括職工代表、企業行政代表、工會代表。調解委員會辦公室一般設在勞動人事部門。除辭退、除名、開除職工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直接向當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外,其他勞動爭議,如勞動合同、工資獎金、降級、工傷認定等糾紛,均可由企業勞動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再進入法律程序解決。因此,企業建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有利于化解矛盾穩定職工情緒,也有利于節約仲裁、訴訟費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勞動爭議的仲裁和訴訟勞動爭議發生后經企業勞動仲裁委員會調解無效或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向當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條件,不經仲裁的勞動爭議,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裁二審制。現就企業作為勞動爭議案件的被申請人(被訴人),提出以下對策:1.開庭前的準備。當企業收到勞動仲裁委員會送達的應訴通知后,應在送達回證上簽字,并做必要的準備事項:一是委托代理人出庭。企業法定代表人應委托代理人,最好委托本企業法律顧問代為仲裁和訴訟。因企業法律顧問是本企業員工,精通法律,熟悉本企業經營管理,便于代理。同時,企業法律顧問代為仲裁和訴訟又可節約企業管理費用。如企業未設置法律顧問機構或聘任法律顧問,可聘社會律師為代理人出庭。同時,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應向代理人出具委托書。委托書應載明委托事項、委托權限、期限等,并由委托人、受托人簽字;二是由企業出具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明,證明其身份、職務并加蓋企業印章;三是準備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并交給代理人;四是代理人根據對方當事人人數準備答辯書或答辯狀,并搜集相關證據。2.庭審中的舉證、質證。首先,作為代理人的企業法律顧問或律師必須按時出庭。庭審是依法定程序進行的,代理人在與申訴人答辯、舉證、質證和辯論中,切忌做無謂的辯解和爭論。首先,企業代理人負有舉證的義務,對自己的主張和列舉的事實必須用證據印證,并引用相關的法條說明自己的主張和事實的合法性,以獲得法律上的支持。如對某職工因曠工企業給予開除處分引起的爭議,應出具該職工曠工的證據,諸如考勤表、工資表、廠方通知其上班的通知書及證明已通知到本人等證據。在開除程序上,要出示會議研究的會議紀錄,并經職工代表會的決定等證據。庭審過程,實際上是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檢驗,企業在管理活動中,應當做到依法管理、規范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稍有紕漏,就有可能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原因在于職工在勞動仲裁和訴訟中是弱者一方,勞動法律更傾向于關注弱者的利益。3.仲裁后的履行和訴訟。勞動爭議經仲裁庭一次或數次開庭后即行裁決。企業收到仲裁決定書后,應在十五日內決定是否起訴,如無異議,仲裁決定在十五日后發生法律效力。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企業應當自覺主動履行,以免久拖后引起對方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給企業增加額外損失。如拖欠或欠發職工工資的,應按仲裁決定書載明的數額、期限給予補發;撤銷開除決定的,應在仲裁決定書載明的期限內恢復職工工作。對仲裁決定不服的,在收到仲裁決定書后十五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前的準備,如果企業作為原告的,須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書。如果企業作為被告的,訴訟前的準備與仲裁前的準備大體相同,但應注意搜集新的證據,并進一步完善原有證據。綜上所述,企業預防和解決勞動爭議應以預防為主,依法規范企業行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堵塞管理過程中的漏洞,有效防止勞動爭議的發生。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是在預防或調解無效的情況下,企業被迫采取的補救措施。一旦進入仲裁和訴訟程序,企業必須認真應對,委托專人代理,投入必要的精力進行調查取證,在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情況下參與仲裁和訴訟,并力爭勝訴,最大限度地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工作順利進行。網頁鏈接 原問題:《如何預防和處理勞動爭議》回復于 2022-05-25 02:47:25
相似問題解答
規避財產風險要多少錢
在老婆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想安全,給你指條路:1、以你父母名義購房;2、然后由你父母把房產贈與給你,并且在書面贈與協議中明確此房產只贈與你個人,而不是夫妻二人。 這樣做安全,但要多過一次戶,當然會費一些錢,費用請直接到房管部門和公證處詢問。 原工傷賠償案件,勞動仲裁計算賠償金額需要多久時間
工傷認定:職工受工傷的即可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若無中止認定的情形,該部門會在六十日內作出是否屬于工傷的決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職工在傷情穩定后,應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該部門在六十日內勞動工傷案件怎么收費
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民事訴訟,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相關規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 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訴訟費用交納立案審核時間太長怎么辦
1、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2、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3、法律依據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