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員工簽訂什么合同可以不需要承擔工傷賠償金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一、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以下條款,“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都是由社保基金支付的,不存在企業去和員工簽署協議。二、員工、企業雙方在發生工傷后,最重要的協議和書面資料包括:1、雙方勞動合同關系證明資料;2、工傷申報資料;3、社保局回復的工傷認定資料;4、傷殘鑒定報告(這個視受傷及治愈情況,可遵治療的主治醫生意見進行);5、正規醫院的醫藥費發票、病例等資料(在申報時需要初診的報告)。其它雙方協議,都是非必需的。因為工傷認定、傷殘等級確定后,雙方的權力、義務是非常明確的。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原問題:《工傷發生后,企業需要與員工簽訂一次性傷殘賠償協議么?可以不簽是什么情況下,必須簽又是什么情況下?謝謝》回復于 2022-10-02 10:50:06
相似問題解答
公司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未訂立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公司沒簽勞動合同開除員工需要支付補償金。 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支付從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資。 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視作簽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展開全部到銀行打印工資憑條,可以做為你在公司工作過的證據,到勞動部門申請仲裁,要求補交社保。沒簽合同的雙倍工資因為你已過一年時效期,所以法律上不支持了。勞動仲裁是免費的。 原問題:《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要求補償?》企業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
原問題:《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協議》企業未與員工簽訂合同,被仲裁怎么辦未與員工簽訂合同,被仲裁
你是哪一方?您好,可以點擊我的頭像購買專業律師服務詳細咨詢。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