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蘇州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規則(試行)

蘇州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規則(試行)

蘇州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規則(試行)(2014年8月14日蘇州市民政局)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本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命名更名管理工作,依據國務院《地名管
蘇州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規則(試行)
(2014年8月14日 蘇州市民政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本市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命名更名管理工作,依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蘇州市地名管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住宅區、高層建筑物或者綜合性大型建筑群(簡稱建筑物(群))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 市、縣級市、市轄區民政部門作為本行政區域內的地名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權限劃分,依據本規則負責轄區內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的審核、審批以及標準地名的使用監管工作。
第二章 專名、通名規則
第四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其專名應當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一)應當使用簡潔文明、含義明確的漢語字詞,并符合現代漢語語言文字的使用習慣。不得使用生僻字、純數序詞和含有虛夸、離奇內容的字詞。
(二)應當反映當地歷史和地理特征,鼓勵使用當地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歷史地名,但應保持與原地名方位的一致性。
(三)不得采用有損國家尊嚴、妨礙民族團結、違背社會公德、格調低俗以及易產生誤解或歧義的字詞。
(四)禁止使用當代人名、外國地名、企業名、產品名、商標名。
(五)不得使用具有特定政治色彩和含義的標志性建筑物名稱。
(六)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名稱,應當與其使用性質及規模相符,一般不得冠以“國際”、“世界”、“亞洲”、“中國”、“中華”、“中央”、“全國”、“江蘇”、“蘇州”等詞語。
(七)“河”、“湖”、“灣”、“島”、“山”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均有其特定的地域概念,如“大運河”、“太湖”、“蘇州灣”、“漫山島”、“陽山”等。使用自然地理實體名稱,應當嚴格按照地理位置一致性的原則控制使用。
(八)如無明確歷史依據,新生地名不得使用古代帝王的稱謂以及歷史上的官銜名、職位名、政區名等詞語。
(九)派生地名應當與主地名在地緣上有直接的、緊密的聯系。派生地名一般不得再產生次派生地名。
(十)本市市區或者同一縣級市內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之間,除派生關系外,專名不得重名。前述不得重名范圍內的地名,專名應當避免使用同音字(含吳地方言);無法避免的,通名不得重名、同音。
(十一)規劃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或樓幢數在15幢以上,或戶數在400戶以上的本市市區住宅區;規劃建筑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或樓幢數在10幢以上,或戶數在200戶以上的縣級市住宅區,可予以專名命名。規劃建筑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上的純別墅類住宅區或蘇州古城區內的住宅區,也可予以專名命名。未達到上述標準的,一般以其主出入口所在道路地名由公安部門編定門牌號,不再給予專名命名。
第五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其通名應當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一)應當與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的建設等級、建筑規模、功能形態、所處環境等相一致。
(二)除使用歷史地名命名,禁止同類通名重復使用,如“××路大街”、“××墅花園”、“××大廈廣場”或“××路×大街”、“××苑×花園”等。
(三)如無明確歷史依據,不得使用“皇”、“帝”、“御”等帶有封建王權色彩的字詞。
(四)道路通名一般為“大道”、“大街”,“路”、“街”,“巷”、“弄”等。“大道”、“大街”指稱道路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路”、“街”指稱道路長度在4千米以上的,可以根據方便社會使用和編制門牌號的需要進行分段指稱。“巷”、“弄”指稱道路以及鎮、村級道路原則上不分段指稱。
道路分段指稱的具體形式為:使用同一專名,以方位詞相區別。方位詞應當置于專名之后、通名之前,如“××東路”、“××西路”等。
為避免與道路分段指稱概念混淆,走向相平行或不相連的2條道路,如需采用同一專名,不得采用道路分段指稱的命名形式,而應當采用方位詞置于專名之前的命名形式,如“北××街”、“南××街”等。
(五)住宅區通名一般為“×園”、“苑”、“莊園”、“別墅(墅)”、“山莊”、“新村”、“公寓(寓)”、“院”、“筑”、“居”、“廬”、“軒”、“榭”、“庭”、“閣”、“邸”、“家”、“舍”、“宅”、“里”等。通名前可以添加簡約、貼切的修飾詞,以豐富意境,如“花園”、“名墅”、“雅筑”、“華庭”、“麗舍”等。
為避免與蘇州古典園林混淆,住宅區不得單獨使用“園”作通名。
(六)建筑物(群)通名一般為“大廈(廈)”、“大樓(樓)”、“廣場”、“中心”、“城”、“街區”、“坊”等。
(七)住宅區、建筑物(群)地名不得使用“國”、“邦”、“郡”、“府”、“州”、“市”、“區”、“縣”、“鎮”、“鄉”等歷史、現今行政區域地名通名和“島”、“洲”、“灣”、“海”、“湖”、“門”等自然、人文地理實體地名通名作通名。避免使用名實不符、易產生歧義的詞語作通名。
(八)較大規模的住宅區、建筑物(群)地名,可以以道路、河道等為界,遵循門牌編制規則,以數序詞或方位詞為標識分設組團區。如“××花園一區”、“××花園二區”,“××商務城東區”、“××商務城西區”等。
(九)主要道路通名的適用范圍和技術規范:
1.“大道”:適用于紅線寬度60米以上、長度6千米以上的主干道路。
2.“路”、“街”:適用于紅線寬度10~60米、長度在“大道”、“大街”和“巷”、“弄”指稱道路之間的道路。其中較寬以通行為主的宜稱“路”,較窄兼顧商業功能的宜稱“街”。
3.“大街”:適用于局部區域內處于中心地位或較重要的兼顧商業功能的道路。
4.“巷”、“弄”:適用于紅線寬度10米以下或長度500米以下的交通道路或生活便道。
(十)主要住宅區通名的適用范圍和技術規范:
1.“×園”、“苑”:適用于由多層、中高層、高層住宅樓組成,有相當的人工景點和一定的綠地,典雅秀麗,綠地率35%以上的住宅區。
2.“莊園”:適用于位于城市郊外,占地面積較大,以低層或多層住宅樓為主,綠地率達50%以上的住宅區。
3.“別墅(墅)”:適用于以獨體別墅、聯體別墅為主,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綠地率35%以上的低密度住宅區。“別墅(墅)”的命名應當從嚴控制。
4.“山莊”:適用于依山而建,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綠地率45%以上、建筑覆蓋率小于25%的低密度住宅區。
5.“新村”:適用于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住宅區。一般指城鎮搬遷改造新建的具有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住宅區。
6.“公寓(寓)”:適用于單體高層住宅樓或由若干高層住宅樓組成的住宅區。
7.“院”、“筑”、“居”、“廬”、“軒”、“榭”:適用于以低層或多層住宅樓為主,有一定的園林景觀,環境優雅,綠地率40%以上的住宅區。
8.“庭”、“閣”、“邸”、“家”、“舍”、“宅”:適用于由多層、中高層、高層住宅樓組成,綠地率35%以上的住宅區。
9.“里”:適用于城鎮建成區內,以低層或多層住宅樓為主,占地面積和建筑規模較小,綠地率25%以上的住宅區。
(十一)主要建筑物(群)通名的適用范圍和技術規范:
1.“大廈(廈)”:適用于單體多層或高層樓宇(含以裙樓相聯的多幢主樓形態建筑),其中多功能的樓宇可以單純使用“大廈(廈)”,以某一功能為主的樓宇可以在“大廈(廈)”前輔以功能性限定詞語,如以商業功能為主的樓宇可稱“商業大廈”或簡稱“商廈”等。本市市區適用于古城區范圍內5層以上、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左右的單體多層樓宇以及新城區范圍內10層以上、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單體高層樓宇。
2.“大樓(樓)”:適用于達不到“大廈(廈)”的命名標準,但相對于周圍環境顯得醒目、突出,具有標志性作用的單體多層樓宇。
3.“廣場”:適用于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具備寬闊的公共場地,室外整塊公共活動場地2000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停車場和消防通道等),具有商業、商務辦公、居住、金融、娛樂等多功能的建筑物(群)。使用該通名,通名前須增加功能性限定詞語,如“××商業廣場”。
4.“中心”:適用于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或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以某一功能為主的非居住類建筑物(群)。使用該通名,通名前須增加功能性限定詞語,如“××商務中心”。
5.“城”:適用于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具有商業、商務辦公、居住、金融、娛樂等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群。本市市區適用于古城區范圍內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以上或新城區范圍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具有上述特征的建筑群。使用該通名,通名前須增加功能性限定詞語,如“××商務城”。
6.“街區”:適用于以一條主要道路或若干道路為核心,具有商業、商務辦公、居住、金融、娛樂等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群。本市市區適用于古城區范圍內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或新城區范圍內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具有上述特征的建筑群。使用該通名,通名前須增加功能性限定詞語,如“××金融街區”。
7.“坊”:適用于建筑規模較小,以商業功能為主的建筑物(群),或以某一功能為主的非居住類建筑物(群)。后一類建筑物(群)使用該通名,通名前須增加功能性限定詞語,如“××工業坊”。
第六條 特殊程序
(一)建筑物(群)地名需要使用“國際”、“世界”、“亞洲”、“中國”、“中華”、“中央”、“全國”、“江蘇”、“蘇州”等詞語的,指稱建筑物(群)必須具有特定的產業功能,并應征得國家、省、市相應主管部門的書面同意,經蘇州市政府批準后方可命名。
(二)未列入第五條的通名,應當由蘇州市地名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經論證通過并制定、公布該通名適用范圍和技術規范后方可使用。
第三章 地名申報與使用
第七條 申報道路地名命名的,申報單位應提交以下材料:
1.申請報告;
2.道路擬名方案示意圖。
申報道路地名更名的,除上述資料外,還應當提交現有地名命名批準文件;地名更名論證、聽證資料,如專家論證意見、聽證筆錄或地名更名所涉行政管理、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群眾對更名的書面意見、民意調查表等。
第八條 申報住宅區、建筑物(群)命名的,申報單位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申請報告;
2.建設項目核準文件(原件掃描件及復印件);
3.土地使用權證或相關證明材料(原件掃描件及復印件);
4.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原件掃描件及復印件);
5.紅線圖及總平面圖(原件掃描件及復印件)。
申報住宅區、建筑物(群)更名的,申報單位應當提交申請報告及以下材料:現有地名命名批準文件,全體產權人、產權單位同意更名的有關證明材料。
正式申報前,申報單位應通過《蘇州市地名申報咨詢服務系統》上傳相關資料。
第九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申報不予受理:
(一)申報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地名申報條件的;
(二)產權人、產權單位對命名、更名意見不一致或房地產權屬爭議尚未解決的;
(三)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設項目權屬或房地產權屬證明的。
第十條 地名應當保持相對穩定性。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一般不予更名。需要更名的,應當符合《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的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 本市市區及縣級市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命名、更名中,屬重大地名的,市、縣級市地名主管部門應當就相關方案舉行論證、聽證,并予以公示。
專家論證程序按照《蘇州市地名專家咨詢制度》(蘇地名委字〔2011〕2號)的規定執行。
聽證程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章第四節的相關規定執行。
公示一般應當發布在當地主流平面媒體或政府網站、部門網站及其它新聞媒介。
第十二條 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的審批,應當履行《蘇州市地名管理條例》的規定和程序。凡未經規范程序審批的名稱一律無效,不得以此進行廣告宣傳和辦理相關審批事項。
第十三條 各類地名標志設置、房地產廣告發布中涉及的地名,必須嚴格使用經法定批準的標準地名,不得增刪或更改其中字詞。廣告公司和宣傳媒體等單位在制作、代理和發布廣告中必須使用經法定批準的道路、住宅區和建筑物(群)地名。
第十四條 各級地名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標準地名規范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對違反省、市地名管理法規相關規定,未規范使用標準地名的行為,市、縣級市地名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第十五條 本規則中“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評論

⊙冇er洞的貓○

好多都是拆遷之前自然村的地名

5小時

相關法律條文

寧波市城鎮建筑物(群)名稱管理規定 寧波市城鎮建筑物(群)名稱管理規定(2003年3月3日甬政辦發[2003]45號)為加強我市城鎮建筑物(群)名稱管理,推進地名標準化進程,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民政部《地名管
上海市高層建筑、住宅區及其它建筑物名稱管理規定 上海市高層建筑、住宅區及其他建筑物名稱管理規定(滬地委[1997]字第5號1997年4月16日)第一條為加強對本市高層建筑、住宅區及其他建筑物名稱(以下簡稱名稱)的管理,根據《上海
蘇州市知識產權保險補貼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探索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源有效結合,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降低和分擔知識產權風險,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確定第二批專利保險試點地區的通知》(國知發管字〔2012〕120號)、市政府《關于加強科技金融結合促進科技型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蘇府〔2009〕156號)和《蘇州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蘇州市農業科技企業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蘇州市農業科技企業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蘇科農〔2005〕57號)各市(區)科技局、市各有關單位: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
技術合同仲裁機構仲裁規則(試行)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證技術合同仲裁機構(以下稱“仲裁機構”)正確處理合同爭議,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技術合同仲裁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第二十條的規定,制定本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库伦旗| 新龙县| 井陉县| 西青区| 雅安市| 牡丹江市| 漯河市| 塔河县| 内丘县| 常山县| 昆明市| 武夷山市| 雅江县| 天全县| 绵阳市| 土默特左旗| 淮安市| 德安县| 浠水县| 堆龙德庆县| 英吉沙县| 睢宁县| 翁牛特旗| 交口县| 彩票| 盐亭县| 洞头县| 虹口区| 宣武区| 德阳市| 乐东| 泽库县| 霞浦县| 息烽县| 龙井市| 丰城市| 徐汇区| 胶州市| 江油市|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