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斷工齡想必大家不陌生,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多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多余的人員,就使用了買短工齡這一辦法。那么,買斷工齡是什么意思?買斷工齡補償金怎么算?
一、買斷工齡是什么意思?
買斷工齡是指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一些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安置富余人員的一種辦法,即參照員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工資水平、工作崗位等條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經企業與員工雙方協商,報有關部門批準,由企業一次性支付給員工一定數額的貨幣,從而解除企業和富余員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把員工推向社會的一種形式。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買斷工齡補償金怎么算?
一般是將勞動者的月工資乘以工作年限來計算買斷工齡的補償金,另外還要加上一定數額的賠償金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要注意的是買斷工齡這一方式本身就是違法的,不要去采用這種方式。
一般來說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資支付,即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資。勞動者在該公司工作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工作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公司要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常規情況:月工資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不包括福利性質的津貼、補貼。
特殊情況: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7條,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區的市級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計算經濟補償金年限最高不超12年。月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三、買斷工齡和裁員有什么區別?
買斷是經雙方協商后解除合同。因為是雙方協商的結果, 所以一般而言賠償金有一定可能會便宜一些。
裁員是單方面解除合同, 因為是單方面的行為, 所以會支付合同規定的100% 的賠償金。
換句話說, 裁員可以看做100% 支付賠償金的買斷。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買斷工齡是什么意思?買斷工齡補償金怎么算?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