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勞動者來說,工齡計算非常重要。因為工齡關系到勞動者的退休年齡、社保以及工資待遇等。那么,工齡計算原則有哪些?工齡有那些分類?
一、工齡計算原則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后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并,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愈后,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后工齡應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7.轉入企業工作前的專門從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軍人的軍齡,均作連續工齡計算。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二、工齡有那些分類?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
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勞動、工作的總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即:把之前的工齡“存儲”后,再把工齡“清零”,與新單位去簽約)。
本企業工齡(以前,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企業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后它的范圍不限于在一個企業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企業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職工在各企業單位內連續工作的時間。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三、工齡連續計算法是什么?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后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后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工齡計算原則有哪些?工齡有那些分類?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