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6年9月22日)為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科學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2016年9月22日)
為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科學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10號)精神,結合自治區實際,現就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重要意義。勞動關系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勞動關系是否和諧,事關廣大職工和企業的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是增強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一項緊迫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實抓好。
(二)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決策部署,堅持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創新和完善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體制機制,加強勞動關系矛盾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最大限度增加勞動關系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三)目標任務。加強勞動關系法規、制度和能力建設,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企業和職工參與、法治保障的工作體制,完善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現勞動用工更加規范,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勞動條件不斷改善,職工安全健康得到切實保障,社會保險全面覆蓋,人文關懷日益加強,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到2020年,在全區范圍內基本建立起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二、依法保障職工基本權益
(四)切實保障職工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全面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要求,落實工資支付規定,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定期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指導企業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在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穩步提高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的工資收入,讓企業職工有更多的獲得感。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和工資保證金制度,依法懲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到工資報酬。努力實現農民工與城鎮就業人員同工同酬。(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發改委、公安廳、財政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國資委、工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自治區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五)切實保障職工休息休假的權利。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職工帶薪年休假、法定節假日、公休日以及女職工特殊生理期休假等規定,依法確保職工休息休假的權利。落實國家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規范特殊工時審批辦法,企業安排加班應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并按規定支付加班費,依法查處超時加班等違法行為。加強勞動定額定員標準化工作,保障職工的休息權利。(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發改委、質監局、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六)切實保障職工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產和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體系。加強勞動安全衛生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標準,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強化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要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加強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強化生產和操作規范,有效預防和最大限度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牽頭單位:自治區安監局;參加單位: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人社廳、總工會)
(七)切實保障職工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認真貫徹實施《社會保險法》,落實各級政府推動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的主體責任,努力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完善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機制,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健全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切實保障廣大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和勞務派遣工的社會保險權益。完善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為跨區異地就醫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鼓勵企業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引導職工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積極參加社會保險,并按期繳費。(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地稅局、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八)切實保障職工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健全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激勵機制,推動企業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鼓勵企業職工參加技術晉升培訓,完善并落實職工憑職業技能、業績和貢獻實現晉職加薪的人才使用機制。鼓勵職工參加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提高職工文化知識水平和職業技能。(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教育廳、總工會、財政廳)
三、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
(九)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認真貫徹《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監督和指導。在用工季節性強、職工流動性大的行業推廣簡易勞動合同示范文本,依法規范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等行為,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行質量。探索建立互聯網企業、電商企業、快遞投送等新興企業勞動關系協調處理機制,指導行業商會(協會)、行業工會協商制定行業規章制度,提升勞動用工管理水平。依法加強對勞務派遣行為的監管,規范非全日制、勞務承攬、勞務外包用工和企業裁員行為。落實勞動用工備案制度,積極推行勞動用工信息網上申報備案。加強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建設,全面提升對企業勞動用工的實名制、動態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經信委、住建廳、水利廳、交通運輸廳、國資委、工商局、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十)推行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全面落實《自治區集體合同條例》《自治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擴大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覆蓋范圍,提升集體協商規范化水平。加快推動各類企業普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依法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為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供參考。推動企業與職工就勞動報酬、工作條件、勞動定額、女職工特殊保護等開展集體協商,訂立集體合同。加強集體協商代表能力建設,提高協商水平。加強對集體協商過程的指導,督促企業和職工認真履行集體合同。(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財政廳、統計局、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十一)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完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組織體系,建立健全由同級人民政府領導擔任委員會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資、經信、工商、安監等部門和工會、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為成員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根據實際需要推動工業園區、鄉鎮(街道)和產業系統建立三方機制。完善三方機制職能,健全三方機制例會制度和議事規則,充分發揮政府、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在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重大問題方面的重要作用。(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國資委、工商局、總工會、經信委、安監局、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四、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建設
(十二)健全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推進企業普遍建立職工代表大會(以下簡稱職代會),完善企業民主管理。落實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豐富職工民主參與形式,暢通職工民主參與渠道,依法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認真落實職代會職權,充分發揮職代會在研究企業發展重大決策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上的重要作用。企業集體合同草案、國有企業改革改制方案、非公企業涉及職工重大利益調整方案、職工裁減安置方案等,必須依法提交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針對不同所有制企業,探索符合各自特點的職代會形式、權限和職能。在小微企業集中的地方,可以建立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牽頭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國資委、經信委、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十三)推進廠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落實自治區廠務公開條例,進一步提高廠務公開建制率。加強國有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的廠務公開,積極穩妥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廠務公開制度建設,完善公開程序,充實公開內容,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信息等必須向職工公開。創新公開形式,探索和推行經理接待日、勞資懇談會、總經理信箱、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落實企業負責人向職代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安全生產制度。(牽頭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國資委、人社廳、工商局、工商聯)
(十四)推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按照公司法規定,在公司制企業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在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中,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應不少于法定人數。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在研究決定公司重大問題時,應主動聽取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意見,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要依法、依公司章程履行職責,反映職工合法訴求,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公司制企業要充分發揮職工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妥善處理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牽頭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經信委、人社廳、國資委、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五、健全勞動關系矛盾調處機制
(十五)健全勞動保障監察制度。全面提升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水平,以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托,建立健全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三級勞動保障監察監控管理平臺,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跟蹤及時、覆蓋城鄉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系。大力推進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聯動處理機制建設,盡快形成勞動保障監察案件“一點投訴,全區聯動處理”格局。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機制,加大對非法用工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使用童工、強迫勞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勞動保障誠信評價制度建設,暢通部門間信息交流與共享渠道,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自治區財政廳、公安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
(十六)健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制。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工作方針。加強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建設,推動各類企業普遍建立內部勞動爭議協商調解機制。大力推動鄉鎮(街道)、村(社區)依法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支持工會、商(協)會依法建立行業性、區域性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完善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加強專業性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協商、調解在處理勞動爭議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勞動爭議仲裁辦案制度,創新辦案方式,規范庭審程序,縮短審理時限,強化分類處理,加大督查力度,進一步提高仲裁效能和辦案質量,促進案件仲裁終結。建立健全仲裁機構與人民法院之間溝通協商機制,積極探索仲裁與訴訟程序的有效銜接,統一裁審標準和規則。暢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法及時地為符合條件的職工提供法律援助,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完善集體協商爭議協調處理辦法,有效調處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和集體停工事件。加強勞動爭議處理效能建設,提高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黨委綜治辦、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司法廳、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十七)完善勞動關系群體性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和工會、企業代表組織共同參與的群體性事件應急聯動處置機制,形成快速反應和處置的工作合力。制定勞動關系糾紛風險預警防范辦法,加強對勞動關系形勢的分析研判,建立勞動關系群體性糾紛的經常性排查和動態監測預警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勞動關系領域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效防范群體性事件。完善應急預案,明確分級響應處置程序和處置措施。督促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教育引導職工合理表達訴求,及時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公安廳、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六、營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環境
(十八)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引導。在廣大職工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追求高尚的職業理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對企業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愛崗敬業、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自覺履行勞動義務。加強民族團結,自覺抵御非法宗教極端化思想。加強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工作,引導職工正確對待社會利益關系調整,合理確定工資收入預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牽頭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人社廳、經信委、國資委、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十九)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培育富有特色的企業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為各民族職工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注重職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及時了解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工作,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警機制。尊重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引導各民族職工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不斷增進感情,促進各民族團結。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引導各民族職工踴躍參加勞動競賽、技能大賽、技術創新等活動,努力拓寬職工職業發展渠道和發展空間。積極組織各民族職工開展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以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著力培育企業關愛職工、職工熱愛企業的文化氛圍。(牽頭單位: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人社廳、經信委、國資委、民委<宗教局>、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二十)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加強和改進政府管理服務方式,依法保護各類企業的合法權益。引導支持企業加強自主創新、技術改造、人才培養和品牌建設,減少和規范涉及企業的行政審批事項,提高必要的行政審批工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推進小微企業各項扶持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強技術支持,引導企業主動轉型升級,緊緊依靠科技進步、職工素質提升和管理創新,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促進企業發展,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造物質條件。(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國資委、公安廳、民政廳、財政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農業廳、審計廳、科技廳、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衛生計生委、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辦)
(二十一)教育引導企業經營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強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引導企業經營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奉獻精神,切實承擔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職工的社會責任。教育引導企業經營者自覺關愛職工,努力改善職工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全面落實自治區和諧勞動關系單位評價標準,鼓勵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自治區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織要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教育和引導,增強他們的遵紀守法意識和依法用工意識,引導他們自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牽頭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國資委;參加單位: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宣傳部,自治區人社廳、質監局、國資委、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二十二)加強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法治保障。認真貫徹《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職業病防治法》《工會法》等法律,進一步完善自治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各項配套法規、規章和政策。將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納入自治區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著力增強全社會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意識。加強行政執法和法律監督,促進各項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司法廳、安監局、衛生計生委、總工會,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辦)
七、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
(二十三)由點到面,推動創建活動不斷深化。以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單位活動為載體,不斷完善評價標準,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切實做好對和諧勞動關系工業園區的動態管理,不斷總結經驗,推動創建活動由工業園區向各類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延伸,向企業比較集中的鄉鎮(街道)和社區拓展,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創建局面。(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國資委、總工會、工商局、安監局、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二十四)建立健全構建工作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要把是否屬于和諧勞動關系單位作為企業和企業經營者評先評優的基礎條件,凡申報國家、自治區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狀和獎章”、優秀企業或企業家稱號的,必須是同級或上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認定的和諧勞動關系單位。對不按規定推薦人選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國資委、經信委、工商局、安監局、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二十五)積極開展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開展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市)建設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10號)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國家和自治區、自治區和地(州、市)共建和諧勞動關系綜合實驗區工作。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全面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加強勞動關系矛盾源頭治理,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的濃厚氛圍,實現共享、共建、共創、共贏的局面,為自治區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夯實基礎。(各地<州、市>、縣<市、區>負責)
八、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二十六)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領導協調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合力。各級黨委要統攬全局,把握方向,及時研究和解決勞動關系中的重大問題,把黨政、群團、企業和社會力量統一起來,發揮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作用。各級政府要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切實擔負起定政策、作部署、抓落實的責任。(各地<州、市>、縣<市、區>負責)
(二十七)強化部門分工協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牽頭職責,認真做好調查研究、統籌協調、指導服務、檢查督促和監察執法等工作。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加強制度建設,細化任務措施,明確主體責任,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共同推進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工作。工會組織要將協調勞動關系作為重要工作,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積極反映職工群眾呼聲,依法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織要積極反映企業訴求,依法維護企業權益,教育和引導廣大企業經營者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發揮積極有效作用。(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國資委、總工會、工商局、安監局、工商聯、殘聯、企業聯合會)
(二十八)加強勞動關系工作能力建設。加強各級政府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以及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仲裁院建設,配備必要的工作力量。統籌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基層勞動關系工作職能,充實基層勞動關系協調、勞動爭議調解和勞動保障監察人員。加強勞動關系工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各級政府要針對勞動關系工作能力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力量配置、經費投入等方面上給予支持,保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順利開展。(牽頭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參加單位:自治區黨委編辦,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
(二十九)加強企業黨組織和基層群團組織建設。加強各類企業黨建工作,重點擴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堅持企業黨建帶群團建設,依法推動各類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工作。指導和支持企業黨群組織探索適合企業特點的工作途徑和方法,不斷增強企業黨群組織活力,充分發揮其在推動企業發展、凝聚職工群眾、促進和諧穩定中的作用。深入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和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建設,健全產業工會組織體系。完善基層工會主席民主產生機制,探索基層工會干部社會化途徑,健全保護基層工會干部合法權益的制度。建立健全縣級以上政府與同級總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支持工會參與協調勞動關系。(牽頭單位: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總工會;參加單位:自治區團委、工商局、工商聯、婦聯、殘聯、企業聯合會)
(三十)引導企業代表組織等參與和諧勞動關系建設。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加強基層企業代表組織建設,支持企業聯合會、工商聯等企業代表組織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充分發揮企業代表組織對企業經營者的團結、服務、引導、教育作用。規范管理咨詢公司、律師、勞動關系協調員、社工等社會力量承擔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積極推行法律咨詢、糾紛協調、兼職仲裁、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等服務外包。(牽頭單位:自治區經信委、國資委;參加單位:自治區人社廳、國資委、總工會、工商聯、企業聯合會)
(三十一)加大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以及自治區12333信息咨詢平臺、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大力宣傳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大意義,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取得的實際成果和工作經驗,宣傳企業關愛職工和職工奉獻企業的先進典型。加強部門合作,防范管控有關勞動關系的虛假信息傳播,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強大的輿論聲勢,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各地<州、市>、縣<市、區>負責)

評論

一生只娶她

點贊

半年前

好似傷

轉發了

半年前

惜沫

轉發了

半年前

相關法律條文

xx兵團黨委、xx兵團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xx兵團黨委、xx兵團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的實施意見(2016年11月2日)為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
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5年12月14日)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精神,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和諧勞動關系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5年12月12日)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發〔2015〕10號)精神,構建和諧勞動關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5年12月4日)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2016年10月28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太和县| 扶绥县| 香格里拉县| 彭阳县| 营山县| 长沙县| 石台县| 潼关县| 西昌市| 城口县| 逊克县| 建始县| 鄂托克前旗| 南和县| 井陉县| 邵东县| 江华| 佛冈县| 普兰县| 寿阳县| 海阳市| 辽宁省| 五峰| 元谋县| 沙坪坝区| 增城市| 乐业县| 敦化市| 全椒县| 梅河口市| 疏勒县| 九江县| 年辖:市辖区| 贺州市| 凉山| 明溪县| 福安市| 罗甸县| 托克逊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