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人經常把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搞混肴,有時把勞動關系當作勞務關系,有時把勞務關系當作勞動關系,企業為了特定的目的也會故意把勞動關系說成勞務關系,以逃避本應承擔的責任,那么對于普通人而言,如何正確的區分這兩種關系呢?
現實中,有人經常把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搞混肴,有時把勞動關系當作勞務關系,有時把勞務關系當作勞動關系,企業為了特定的目的也會故意把勞動關系說成勞務關系,以逃避本應承擔的責任,那么對于普通人而言,如何正確的區分這兩種關系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1、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
勞動關系的主體類型是確定的,即一方為單位,一方為自然人(個人)。個人需要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標準,如滿足最低用工年齡標準。單位的話需要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的民事責任能力。勞動關系是勞動者向單位提供勞動服務單位向個人支付報酬的一個關系,所以,認定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是一方提供勞動,另一方支付報酬。同時,這種關系不是簡單的提供勞動與支付勞動報酬的關系,還要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即個人工作內容受到單位的支配與約束,例如單位制定的考勤制度等。一般情況下,勞動者提供勞動所需要的生產工具例如電腦、座椅、辦公場所由用人單位提供。
2、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清單
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工作證;考勤記錄;社會保險清單;職工工資表、銀行卡交易明細;勞動合同;員工錄用審批表;同事的證言;微信、QQ、釘釘等的打卡聊天記錄;其他相關證據。
3、勞務關系的認定標準
勞務關系是指勞動者為用工者以勞動形式提供勞動活動,而用工者依約支付報酬的法律關系。《民法典》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責任。這是勞務關系下的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而如果是勞動關系,則侵權責任承擔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4、認定勞務關系的證據清單
認定存在勞務關系需要的證據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幾種:勞務合同;勞動者工作時間及次數;勞動者的報酬是否確定;轉賬記錄;相關證人證言;微信、QQ等聊天記錄;其他相關證據。
5、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如何區分
區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是認定工傷解決相關糾紛的前提,兩者的區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勞動關系中的用人單位只能是法人或其他依法設立的組織,另一方必須是個人;而勞務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是法人也可以同時是個人;
2,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財產關系還存在一定的人身關系,即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是單位內部的員工,接受單位的管理;但勞務關系雙方主體之間通常只存在財產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通過判決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是否固定、勞動報酬是否固定等判斷兩者之間的關系。另外,對于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的,按照勞務關系處理。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對于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與判定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