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加快推進“新網工程”建設的意見
2025-07-05 19:10
229人看過
農村
網絡
農產品
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加快推進“新網工程”建設的意見(閩經貿商業〔2008〕415號)各設區市經貿委(貿發局)、供銷社: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
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關于加快推進“新網工程”建設的意見
(閩經貿商業〔2008〕415號)
各設區市經貿委(貿發局)、供銷社: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8〕1號)以及《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意見》(閩委發〔2008〕1號)精神,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現有的農村流通網絡資源,發揮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中的骨干作用,推進海峽西岸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加快推進全省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以下簡稱“新網工程”)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新網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新網工程”是針對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滯后,農村流通網絡建設薄弱,商品雙向流通不暢,農民買難、賣難問題突出的現狀提出的一項為農服務的重要工作,旨在改造傳統經營網絡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農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和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網絡。2006年6月經國務院同意實施。黨中央、國務院已連續兩年把“新網工程”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寫入中央1號文件。省委、省政府也在2008年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支持供銷合作社按現代流通方式對原有經營網點的改造、提升、整合、優化,推進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建設。
近年來,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把推進“新網工程”作為服務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新網工程”建設呈現出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良好發展局面。實踐證明,“新網工程”的實施,順應了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歷史要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了擴大內需、拓展農民消費的客觀要求,是便利農民消費、凈化農村市場的重大舉措;密切了農產品產銷銜接,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促進了供銷合作社改革,是實現供銷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明確“新網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構建農資現代經營服務網絡。本著保障農資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保證農資商品質量的經營理念,以資本或資產為紐帶,整合省、市、縣和基層供銷社現有的農資經營網點,同時,積極吸收農業“三站”、農村能人加盟,建立以“龍得寶”為統一品牌,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科技服務為核心的全省性或區域性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加強莊稼醫院建設,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組織好配方肥生產和推廣銷售,實行技物結合,創新農資經營服務手段,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構建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統籌縣域連鎖網點的規劃布局,加大對原有經營網點的整合、改造、優化、提升,按照“小超市、大連鎖,小商品、大市場”的思路,以縣(市、區)、基層供銷社的綜合商場、日用消費品經營龍頭企業為依托開展連鎖經營,在重點縣域建立起以城鎮為中心,輻射鄉村,供銷并舉,雙向流通,讓廣大農民放心消費的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有條件的地方,可由設區市供銷社牽頭,組建區域配送中心,開展統一配送,并加強品牌創建工作,實現聯合發展,逐步做大做優做強日用消費品經營網絡。
(三)構建農產品市場購銷網絡。采取多元化投資辦法,加快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的建設和改造,構筑農產品銷售平臺。以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型龍頭企業為依托,發揮市場的貨物集散、倉儲交易、價格形成、信息咨詢等綜合服務功能,積極開展農產品加工、包裝等商品化處理,促進農產品進城市、進超市。以基層供銷社農產品經營部、村級綜合服務社(站)、農產品生產基地、專業合作社、信息服務中心(站)為載體,開展靈活購銷,構建上聯市場、下聯農戶、高效暢通的農產品市場購銷網絡。
(四)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以城鎮為重點,同時開拓農村市場,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建立回收、加工、利用經營服務體系,探索創新從分散回收廢舊物資到規模加工利用再生資源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結合小城鎮建設和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布局合理、網絡通暢、設施先進、便于交售的原則,在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和較大的行政村設立廢舊物資回收站(點),實現分散收購、集中分檢、深層加工。加強舊貨市場建設,收舊利廢,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構建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網絡。充分發揮供銷社煙花爆竹經營管理的優勢,完善購銷管理機制,加快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方式的轉變,做好煙花爆竹統一歸口經營工作。合理規劃、設置、建設煙花爆竹倉儲、銷售網點,加強聯合,培育龍頭企業,建設連鎖配送、統一管理、安全高效的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網絡。
三、加強領導,大力推進“新網工程”建設
省經貿委作為省政府的職能部門,主管全省商品流通工作,供銷合作社是農村商品流通的重要力量,在建設城鄉聯動的市場體系上有一定基礎和獨特優勢。全省經貿部門要加強對供銷合作社發展改革的指導和支持,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建設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方面的骨干作用。各級供銷合作社要與經貿部門密切合作,積極爭取支持,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成為農村現代流通的骨干力量。
(一)各級供銷合作社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網工程”建設
一是加強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建設,增強帶動力。進一步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資源整合,推進系統內聯合,以聯合促龍頭企業建設。本著“開放辦社”的原則,尋求與社會物流配送龍頭企業的聯合與合作,通過新建、參股、控股、合作經營等形式,培育龍頭企業。
二是加強網絡終端建設,擴大覆蓋面。積極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各承辦企業要用好、用足優惠政策,加強配送體系建設,自覺履行承諾義務。加快基層社改造和村級綜合服務社(站)建設,充分利用原有基層社在農村的經營網點、服務設施和管理人才等資源,通過網點改造、資產重組、社會加盟等多種形式,重點在“中心村”改造、建設連鎖經營網絡終端。
三是強化網絡利益聯結,加強聯合合作。加強連鎖配送企業與經營網點之間產權、利益上的聯結,增強網絡的可控性。多途徑加強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高商品配送率。同時,積極探索組建采購聯盟,爭取規模效益,并把強化管理、提升網絡運營水平作為“新網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
四是實行“一網多用”,推進雙向流通。主動適應農村消費市場新變化、新要求,拓展經營服務范圍,逐步增加電信、醫藥、圖書、郵政代辦、保險代理、農機具、農村沼氣灶具、家用電器維修服務等功能。探索拓展、完善依托流通服務網絡,開展以助農增收為重點的科技、勞務和信息服務,指導農民科學用肥、用藥,開展生產和生活服務、中介和公益性服務。積極疏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努力把經營網點建設成日用消費品供應和農產品收購“雙向流通”的新平臺。
五是推進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開拓農產品購銷渠道。加強農產品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配合當地經貿部門建設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站點,積極組織協助涉農企業、農業協會、經紀人和種養大戶在商務部“新農村商網”發布求購和求售信息,加強產需銜接,切實解決農民賣難問題。
(二)各級經貿部門要大力支持、主動服務“新網工程”建設
一是支持供銷合作社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要重點對省政府《關于“十一五”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流通業發展的規劃》(閩政〔2006〕25號)中提出的農資體系和日用消費品體系建設提供支持,幫助供銷合作社系統申報項目貸款、資金補助。
二是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對省流通現代化建設資金重點支持的商品批發市場建設與改造項目,流通龍頭企業現代化建設項目,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社區商業“雙進工程”創建工作項目以及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等,各級經貿部門都要及時指導、支持符合條件的供銷社企業積極申報。同時,按照省政府“十一五”流通規劃的要求,指導供銷社系統的相關企業申報省級流通龍頭企業。
三是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對于符合循環經濟和節約能源方面的項目,各級經貿部門要積極指導、支持供銷社及相關企業申報,幫其爭取各級政府、有關方面的政策和資金等支持。
四是支持供銷合作社開拓經營領域。根據“一網多用”的原則,協調有關部門,把農村圖書、醫藥、通訊、液化氣、食鹽供應等納入“新網工程”。支持供銷社加工、生產企業的技術改造。供銷社系統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可按程序通過當地經貿部門申報省經貿委技術改造重點扶持項目。協助各地供銷社參加全國、全省性的農產品展銷、交易會等,并爭取給予攤位費補貼。
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
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二????八年七月八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福建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規范建設工程計價活動,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維護工程建設各方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