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關系的法律領域中,撫養權、變更撫養權、監護權以及撫養費是幾個關鍵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些法律術語關乎著孩子的成長與生活,了解它們至關重要。
一、撫養權怎么確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撫養權是指父母對其子女的一項人身權利,擁有撫養權的一方或雙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權決定子女的生活、教育、醫療等重大事項。撫養權的確定通常遵循 “兒童最大利益” 原則。在父母雙方離婚或分居的情況下,如果子女年幼(一般哺乳期內的子女),撫養權通常會判給母親,因為這一階段母親的照顧對嬰兒的成長更為關鍵。但如果母親存在不適合撫養子女的情形,如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有虐待子女行為或經濟條件極差無法保障子女基本生活等,撫養權則可能判給父親。
對于年齡稍大的子女,法院會考慮子女的意愿。同時,父母雙方的經濟狀況、生活環境、教育背景等也是撫養權確定的重要因素。穩定的經濟收入能夠為孩子提供物質保障,良好的生活環境(如居住條件、周邊配套設施等)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較高的教育水平則有利于輔導孩子學習和培養其品德修養。

(圖片來源網絡,聯系侵刪)
二、變更撫養權的流程
當撫養權確定后,可能會因為某些情況需要變更撫養權。首先,提出變更撫養權的一方需要有合理的理由,比如撫養方出現重大疾病或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或者撫養方不盡撫養義務(如長期對子女不管不顧、不給撫養費、將子女置于危險環境中),還有可能是子女隨另一方生活對其成長更為有利(如另一方經濟條件顯著改善、有更好的教育資源等)。
變更撫養權一般需要通過訴訟途徑解決。申請人要向法院提交起訴狀,寫明變更撫養權的請求及事實與理由,并提供相關證據,如撫養方不適合撫養的證據(醫院診斷證明、虐待子女的報警記錄等)、自己更適合撫養的證據(收入證明、居住環境照片、孩子的意愿表達視頻或書面材料等)。法院受理后,會對案件進行審理,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則會根據證據和法律規定作出判決。整個流程可能會持續幾個月到半年不等,具體時長取決于案件的復雜程度和法院的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網絡,聯系侵刪)
三、撫養權和監護權的區別
1、監護權重于撫養權,監護權是法定權,撫養權是協商或裁判授權;
2、監護權從法理上區分,屬于親屬法中的身份權;撫養權問題,一般多作為義務對待,但是它也是一種權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關的權利,它基于血親而產生;
3、有監護權并不代表有撫養權,有撫養權一定有監護權;
4、直接撫養權可能會受父母離婚的影響,而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系解除的影響;
5、權利是否能變更存在區別。即監護權不存在變更問題,變更的是撫養權。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只有在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才由其他人依序擔任監護人。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撫養權怎么確定以及變更撫養權的流程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