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施意見

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施意見

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施意見(玉政辦發〔2016〕29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玉東新區、各開發園區管委,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

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實施意見
(玉政辦發〔2016〕2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玉東新區、各開發園區管委,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農辦科z2013{36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桂政辦發〔2015〕46號)精神,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努力推動農村改革、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邁上新臺階,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大意義
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農村空心化、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現象十分普遍,農業勞動力供求關系已進入總量過剩與結構性、區域性短缺并存新階段,關鍵農時缺人手、現代農業缺人才、新農村建設缺人力以及未來“誰來種地”、“如何種地”已成為現實而緊迫的重大問題。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中堅力量,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利于農民逐漸淡出身份屬性,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和戰略選擇。玉林是農業大市,當前正處于全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快推進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努力打造中國南方農谷、全面建設田園都市的戰略機遇期,現代特色農業加速發展,大量先進農業科學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現代化經營管理理念進入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新時期新常態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放在“三農”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打造一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二、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部署要求,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以解決新常態下“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為目標,以深化改革、機制創新為動力,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為導向,以提高農民生產經營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 大力實施以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試點示范為重點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新型職業農民,為玉林現代農業發展和田園都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力爭到2020年,全市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萬人,其中生產經營型0.6萬人、專業技能型0.3萬人、專業服務型0.1萬人;發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機構20個,建設實訓基地100個,認定師資庫教師100人。
三、工作重點
(一)健全培訓制度
1. 優選培訓對象。立足玉林規模農業、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安全農業、品牌農業、電商農業“八大現代農業”發展,大力培育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為主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以在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農業技術工人、農業雇員等為主的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以長期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農村經紀人、農村信息員、農事服務人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為主的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在充分了解本地農業從業人員分布、文化水平、從業現狀的基礎上,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根據自愿申報的原則,讓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迫切需要提升素質和生產技能的農民優先接受教育培訓。
2. 創新培訓方式。突出需求導向,以貼近生產、方便農民、鼓勵創業為目標,開展全產業鏈培養和后續跟蹤服務。推行“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的培育模式,按農業生產環節分階段培訓,注重實訓操作,引導農民互動式、啟發式、參與式地學習。大力推行農民田間學校模式,確保職業農民培訓緊扣農時農事、立足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智慧農民云平臺”、中國農業大學遠程教育網絡平臺等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創新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在線信息技術咨詢、全程跟蹤管理與考核評價等,加快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網絡課堂,實施“互聯網+三農”培育工程。根據不同產業、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特點及能力素質要求,實行生產經營型分產業、專業技能型按工種、專業服務型按崗位的分類培訓,優化教育培訓內容,提升教育培訓效果。規范制訂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方案,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設置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課程內容,做到“一班一案”。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合格證書。
3.完善培訓體系。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發展一批專業教育培訓機構,滿足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常態化、制度化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需求。以廣西玉林職業農民學院、玉林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平臺,搭建玉林市職業農民教育培訓中心,整合縣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驗站等資源,建立廣西玉林職業農民學院各縣(市、區)分校,在鄉鎮農技推廣服務機構掛牌設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服務站,加快構建市有培訓中心、縣有培訓學校、鄉鎮有服務站的三級教育培訓網絡體系。在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一村一品”專業村、重點龍頭企業、合作社示范社、示范性家庭農場等產業鏈上建立現場教學點及實訓基地,提高教育培訓質量。在農業教育、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等單位的專業教師、農技推廣人員、優秀農村實用人才中選聘一批專兼職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二)規范認定管理
1. 加強認定工作。按照國家、自治區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制度,對獲得培訓合格證書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行認定管理。認定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具體工作由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實施。各縣(市、區)要把教育培訓情況、文化程度、專業技能、經營規模、經濟效益、示范帶動效果、社會公認度等作為認定的重點內容,按照不同產業、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等因素確定認定管理條件和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具體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并報市農業委員會備案。探索建立初、中、高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體系,按照自愿申報、逐級推薦、縣級審定的程序,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考核評定,認定合格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頒發相應等級的新型職業農民證書。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名單,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程序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2. 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健全以考核制度、淘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為主的動態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以教育培訓情況、規模效益和社會責任履行等為主要內容的考核制度,對已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定期考核評價。考核合格者,享受相關扶持政策;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資格,并納入重新培訓和認定計劃。
3. 搭建信息平臺。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信息管理系統和檔案管理制度,對通過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以縣為單位統一建檔,將新型職業農民信息錄入信息管理數據庫,實行電子化統一管理。搭建新型職業農民“智慧云平臺”,實行信息報送制度。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本地區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加快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儲備庫。
4. 建立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常態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積極探索農業后繼者培養途徑,把回鄉務農創業的大學生、初高中畢業生、青壯年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作為培養重點,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確保農業后繼有人。鼓勵農業院校開辦涉農專業,定向招錄農村有志青年特別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的“農二代”,培養愛農、懂農、務農的農業后繼者。支持中高等農業院校積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教育,采用半農半讀、農學交替等方式分階段完成學業。探索健全新型職業農民持續成長機制。對大專院校畢業學生取得職業農民證書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含農、林、牧、漁)三年以上的,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選聘進入基層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對在我市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職業農民,可優先推薦為各級勞動模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的候選人。
(三)強化政策扶持
1. 加大產業扶持。統籌用好現有各項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參與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業產業開發,鼓勵新型職業農民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發展,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領辦農民合作社,進一步改善生產經營方式,增強市場競爭力。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新型職業農民流轉,鼓勵和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流轉土地,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統籌整合農村土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政策性農業保險、強農惠農補貼等項目資金,向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區域、領辦的經營主體優先傾斜,向聘用有一定數量新型職業農民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優先扶持,逐步形成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產業促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壯大的良性發展格局。
2. 加強科技支撐。鼓勵和支持涉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組建由中、高級職稱農業專家組成的專家服務團隊,對新型職業農民實行結對掛鉤、技術幫扶、入戶指導,推行“專家+農技人員+新型職業農民+基地”模式,推動新品種、新技術率先在新型職業農民中實現轉化和應用。
3. 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資金投放力度,完善貸款貼息機制,積極開展適合新型職業農民特點的信用、聯保等貸款業務,適當給予利率優惠和貸款貼息,解決農業生產季節性資金短缺問題。支持金融機構探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破解擴大生產融資難問題。鼓勵金融機構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金融服務考核激勵機制,適當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業務風險容忍度。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制,支持融資擔保機構為新型職業農民興辦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4. 健全社會保障。積極探索完善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服務保障等保障扶持政策,著力解決農民職業化發展的后顧之憂。加快健全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探索將新型職業農民納入職工養老與醫療保險。進一步完善就業保障制度,探索將認定后未就業的新型職業農民納入失業人員統計范疇,給予相應的失業補助。探索實行回鄉務農創業大學生、初高中畢業生、青壯年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的人事代理管理。
四、落實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組織領導,納入“三農”工作的總體部署,細化制定實施方案;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編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規劃,并列入“十三五”農村人才發展規劃。各級各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研究制定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相關政策措施,合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二)明確責任分工。成立由市農業委員會牽頭,發展改革、教育、科技、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土資源、物價、地稅、工商、金融、扶貧、水產畜牧獸醫、農機等相關部門參加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聯席會議,負責牽頭協調和組織實施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各縣(市、區)要參照執行。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強化工作落實,共同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三)落實經費保障。市、縣財政要優化相關資金支出結構,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及跟蹤服務等培育工作,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取得實效。
(四)開展試點示范。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示范工作,在扎實推進自治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縣建設的同時,大力打造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園區、示范村鎮、示范點。試點示范要突出重點,著重在“精、深、新”上下功夫,為全市縱深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樹立典型、提供經驗。
(五)加大宣傳引導。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推進農民職業化作為宣傳“三農”的重要內容,有計劃、多層次、多視角地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傳媒,廣泛宣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工作動態、先進典型及社會效果,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踴躍參與現代農業建設,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發展的良好氛圍。
(六)嚴格督查考評。建立健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納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不定期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督查,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落到實處。
2015年4月29日

評論

蒙の蒙@細雨、

我能夠報名參加培訓嗎

30分鐘前

吃顆糖﹥ε﹤壯壯膽

什么時候開始培訓,用什么方法參加培訓學習。

10天前

安分灬守己、

夯實農民基礎技能水平,培養新型農民任重道遠。

10天前

相關法律條文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南寧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南寧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南府辦〔2015〕98號)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級各雙管單位,市直各事業、企業單位:為全面貫徹落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桂政辦發〔2015〕46號)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
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培養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人才,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關于上海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關于上海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區、縣農委: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發[2014]1號)和市
玉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的實施意見 玉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的實施意見(玉政發〔2016〕8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玉東新區、各開發園區管委,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農民合作社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重要力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东丽区| 沙湾县| 渭南市| 东光县| 荣昌县| 刚察县| 睢宁县| 宁远县| 神木县| 榆树市| 张家口市| 涡阳县| 邹平县| 宣城市| 安阳县| 左云县| 达拉特旗| 鄯善县| 汕头市| 海伦市| 辰溪县| 田阳县| 曲阳县| 五河县| 富民县| 涿州市| 鱼台县| 嘉义市| 伽师县| 凌源市| 邢台县| 聂拉木县| 大兴区| 酒泉市| 德保县| 塘沽区| 贺州市| 策勒县| 灵璧县| 新野县|